出自宋代李子申《多麗》:
好人人。
去來(lái)欲見無(wú)因。
記當(dāng)時(shí)、藕香倚暖,豈期蝶散鶼分。
到而今、漫勞夢(mèng)想,嗟后會(huì)、慘啼痕。
繡閣銀屏,知他何處,一重山盡一重云。
暮天杳、梗蹤萍跡,還是寄孤村。
寂寥月,今宵為誰(shuí),虛照黃昏。
細(xì)追思深誠(chéng)密意,黯然一餉消魂。
仗游魚、漫傳尺素,望塞雁、空噎回紋。
帳衾寒、香消塵滿,博山沈水更誰(shuí)薰。
斷腸也、無(wú)聊情味,惟有殢芳尊。
沈吟久,移燈向壁,掩上重門。
注釋參考
暮天
(1).傍晚的天空。 唐 王昌齡 《潞府客亭寄崔鳳童》詩(shī):“秋月對(duì)愁客,山鐘搖暮天?!?唐 顧非熊 《成名后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》詩(shī):“暮天行雁斷,曉渡落潮寒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 嫦娥 正在看著圓窗外的暮天?!?/p>
(2).指傍晚的天氣。 宋 沉遘 《五言次韻和景彝<秋興>》:“暑隨朝雨盡,涼入暮天多。”
萍跡
見“ 萍跡 ”。
亦作“ 萍跡 ”。喻人四處漂流,行蹤無(wú)定。 唐 牟融 《有感》詩(shī)之一:“十年漂泊如萍跡,一度登臨一悵神。” 宋 黃公度 《春日懷王慶長(zhǎng)》詩(shī):“王孫緣底事,萍跡久他鄉(xiāng)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套促纏頭》:“金盡牀頭惹厭憎,風(fēng)波萍跡任浮沉?!?/p>
還是
還是 (háishi) 表示行為、動(dòng)作或狀態(tài)保持不變,或不因上文所說(shuō)的情況而改變 盡管發(fā)生了以前的事或以qian{1|1}考慮過,仍要 nevertheless;still 今天咱們還是裝運(yùn)木料 仍然,照樣 all the same 多年不見,他還是那么年輕 提議“是否這樣”之意 had better 你還是帶上雨衣為好 在可供選擇的東西、狀況或過程中的挑選 or 你去,還是他去 另一方面 withal 雖然嗓音嘶啞而聒耳,但她還是有著一股吸引人的熱情孤村
孤零零的村莊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自鞏洛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寮友》詩(shī):“孤村幾處臨 伊 岸,一鴈初晴下朔風(fēng)?!?宋 晁沖之 《夜行》詩(shī):“孤村到曉猶燈火,知有人家夜讀書?!?明 范受益 王錂 《尋親記·相逢》:“孤村聞犬吠,風(fēng)雪夜歸人?!?蘇曼殊 《淀江道中口占》:“孤村隱隱起微煙,處處秧歌競(jìng)插田?!?/p>
李子申名句,多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貓與花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