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詵《人月圓》
小桃枝上春來早,初試薄羅衣。年年此夜,華燈盛照,人月圓時。禁街簫鼓,寒輕夜永,纖手同攜。更闌人靜。千門笑語,聲在簾幃。
注釋參考
更闌人靜
同“更深人靜”。 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謀逾東墻》:“更闌人靜,東墻月上移花影。” 明 無名氏 《尋親記·唆訟》:“慘淡正黃昏,更闌人靜,寳刀光照雪霜痕。” 許地山 《信仰底哀傷》:“在更闌人靜的時候, 倫文 就要到池邊對他心里所立的樂神請求說?!?/p>成語解釋更:舊時夜間計時單位,一夜分五更,每更約兩小時;闌:將盡;人靜:沒有人的吵雜聲,一片寂靜。夜已很深,沒有人聲,一片寂靜。更闌人靜出處宋·蔡絳《西清詩話》引楊鸞詩:“白日蒼蠅滿飯盤,夜間蟻子又成團;每到更深人靜后,定來頭人咬楊鸞?!?p>王詵名句,人月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