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
出自先秦 孔子弟子《論語(yǔ)·雍也篇》:
摘自《論語(yǔ)·雍也篇》
解釋: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,而推己及人,可以說就是實(shí)行仁的方法了。
原文摘要:
不可罔也?!弊釉唬骸熬硬W(xué)于文,約之以禮,亦可以弗畔矣夫?!弊右娔献?,子路不說,夫子矢之曰:“予所否者,天厭之!天厭之!”子曰:“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鮮久矣?!弊迂曉唬骸叭缬胁┦┯诿穸軡?jì)眾,何如?可謂仁乎?”子曰:“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堯、舜其猶病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(dá)而達(dá)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
注釋參考
能近取譬
謂能設(shè)身處地,推己及人。《論語(yǔ)·雍也》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(dá)而達(dá)人。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” 劉寶楠 正義:“譬者,喻也;以己為喻,故曰近?!?章炳麟 《菌說》:“du{1|1}夫?yàn)槲遥丛回澷\;能近取譬,即曰仁義?!?/p>成語(yǔ)解釋能就自身打比方。比喻能推己及人,替別人著想。能近取譬出處《論語(yǔ)·雍也》:“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?!笔褂美鋎u{1|1}夫?yàn)槲?,即曰貪賊;能近取譬,即曰仁義。
可謂
可謂 (kěwèi) 可以說是;可以稱為 it may be said (called) 何為 why 管仲得行其知于國(guó),國(guó)可謂亂乎?——《管子》也已
(1).語(yǔ)氣助詞。表肯定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俺贾畨岩玻q不如人;今老矣,無能為也已。”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洛陽(yáng)牡丹記》:“此又天地之大,不可考也已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俠女》:“請(qǐng)更寄語(yǔ):再?gòu)?fù)爾,是不欲生也已!”
(2).語(yǔ)氣助詞。表感嘆。 宋 曾鞏 《江都縣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》:“其可哀也已!其可哀也已!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 元 , 石明三 ,一日而殺五虎,可謂蓋代神力也已!”
孔子弟子名句,論語(yǔ)·雍也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傳輸助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