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瞿塘兩崖》:
三峽傳何處,雙崖壯此門(mén)。
入天猶石色,穿水忽云根。
猱玃須髯古,蛟龍窟宅尊。
羲和冬馭近,愁畏日車翻。
注釋參考
猱玃
泛指猿猴。 唐 杜甫 《瞿塘兩崖》詩(shī):“猱玃鬚髯古,蛟龍窟宅尊?!?宋 王禹偁 《酬種放徵君》詩(shī):“重取正衣冠,寵裹山猱玃?!?/p>
須髯
絡(luò)腮胡子。《漢書(shū)·高帝紀(jì)上》:“ 高祖 為人,隆準(zhǔn)而龍顏,美須髯,左股有七十二黑子?!?顏師古 注:“在頤曰須,在頰曰髯?!?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其人種類甚眾,其須髯拳如毛,而緇黃淺深不一。”
胡須?!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蘇則傳》:“ 則 謂為見(jiàn)問(wèn),鬚髯悉張,欲正論以對(duì)?!?明 方孝孺 《黃氏三壽圖贊》:“今年至其家,三老人者出迎,鬚髯頒白,冠裳如畫(huà)?!?郭沫若 《西湖紀(jì)游·雷峰塔下》:“他那斑白的須髯,他那筋脈隆起的金手?!?/p>
龍窟
即龍宮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上菩提樹(shù)頌啟》:“弘龍窟之威,紹 鷲山 之法。” 唐 項(xiàng)斯 《濁水求珠》詩(shī):“沙尋龍窟遠(yuǎn),泥訪蚌津幽?!?宋 秦觀 《還自湯泉十四韻》:“霸祠題玉筯,龍窟受金波?!?明 高啟 《玩月》詩(shī):“玉盤(pán)元沉龍窟底,忽起萬(wàn)丈誰(shuí)能探。”參見(jiàn)“ 龍宮 ”。
杜甫名句,瞿塘兩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