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奉同子瞻荔支嘆》:
蜀中荔支止嘉州,余波及眉半有不。
稻糠宿火卻霜霰,結(jié)子僅與黃金侔。
近聞閩尹傳種法,移種成都出巴峽。
名園競擷絳紗苞,密清瓊膚甘且滑。
北游京洛墮紅塵,吞籠白曬稱最珍。
思?xì)w不復(fù)為蓴菜,欲及炎風(fēng)朝露勻。
平居著鞭苦不早,東坡南竄嶺南道。
海邊百物非平生,獨數(shù)山前荔支好,荔支色味巧留人,一管年來白發(fā)新。
得歸便擬尋鄉(xiāng)路,棗栗園林不須顧。
青枝丹實須十株,丁寧附書老農(nóng)圃。
注釋參考
平居
平居 (píngjū) 平日,平素 in normal times;in peacetime;everyday;usually 而其平居??嘤诙嗉?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東坡
(1).東邊坡地。 唐 蘇颋 《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愿不果率然成章》詩:“寂寞東坡叟,傳呼北里人?!?唐 白居易 《東坡種花》詩之二:“東坡春向暮,樹木今何如?”
(2).地名。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。 宋 蘇軾 《東坡》詩:“雨洗 東坡 月色清,市人行盡野人行。”
(3).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,因以“東坡”為其別稱。 宋 施彥執(zhí) 《北窗炙輠》卷上:“昨 強(qiáng)幼安 來説話,引援甚富。某謂之曰:‘若此者, 六一 語;若此者, 溫公 語;若此者, 東坡 語;若此者, 山谷 語; 強(qiáng)幼安 語卻在甚處?’”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文章》:“ 東坡 為詩,無非譏切時政,借曰意在愛君,亦從諷諫可也?!?清 吳汝綸 《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》:“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,而 海峰 近 東坡 。”參見“ 東坡居士 ”。
南道
(1).指南方?!妒酚洝び蝹b列傳》:“至若北道 姚氏 ,西道諸 杜 ,南道 仇景 ,東道 趙他 、 羽公子 , 南陽 趙調(diào) 之徒,此 盜跖 居民間者耳,曷足道哉!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言毒》:“南道名毒曰短弧?!?/p>
(2).南面或南方的道路。《楚辭·劉向<九嘆·憂苦>》:“邅彼南道兮,征夫宵行。” 王逸 注:“言己放流轉(zhuǎn)彼 江南 之道。”
(3).專指古代中原地區(qū)對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南北二道中的南道。《漢書·西域傳上》:“自 玉門 、 陽關(guān) 出 西域 有兩道。從 鄯善 傍 南山 北,波河西行至 莎車 ,為南道;南道西踰 蔥嶺 則出 大月氏 、 安息 ?!?/p>
蘇轍名句,奉同子瞻荔支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