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師道《寄晁以道》:
兩官俱為鄰,常若千里遠(yuǎn)。
經(jīng)年不通書,子孰知我懶。
相期宇宙外,肯復(fù)校繁簡。
我愚亦知此,子意豈不滿。
子教?hào)|方生,自視何益損。
人言不當(dāng)價(jià),一錢萬金產(chǎn)。
須子五千卷,丹筆校黃本。
子家太史氏,名成南北阮。
道山鴻雁行,豈惟私門衎。
功名須老大,四十未為晚。
快意會(huì)有違,急行寧小緩。
忽有河山阻,遂恐消息斷。
我獨(dú)不念此,人窮令智短。
子勿效我慵,書來慰愁眼。
注釋參考
須子
(1).胡須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﹝ 牛浦 ﹞走近前去,看韋馱殿西邊凳上坐著三四個(gè)人,頭戴大氊帽,身穿綢絹衣服,左手拿著馬鞭子,右手捻著鬚子,腳下尖頭粉底皂靴蹺得高高的坐在那里?!?/p>
(2).動(dòng)植物體上長得像須的東西。如:白薯須子。
丹筆
(1).朱筆。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二十引 三國 吳 謝承 《后漢書》:“ 盛吉 為廷尉,每至冬節(jié),罪囚當(dāng)斷,妻夜執(zhí)燭, 吉 持丹筆,夫妻相對(duì),垂泣決罪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點(diǎn)繁》:“昔 陶隱居 《本草》,藥有冷熱味者,朱墨點(diǎn)其名; 阮孝緒 《七録》,書有 文德殿 者,丹筆寫其字。” 宋 陳師道 《寄晁以道》詩:“須子五千卷,丹筆校黃本?!?/p>
(2).猶史筆?!端鍟と辶謧鳌㈧拧罚骸皵?shù)忝徒勞之職,久執(zhí)城旦之書,名不掛於白簡,事不染於丹筆?!?/p>
黃本
(1). 宋 時(shí)稱用雌黃書寫的國史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十:“ 太宗 時(shí),史官 張洎 等撰 太祖 史,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,分為朱墨書以別之,此國史有朱墨本之始也…… 紹興 初, 趙相鼎 提舉再撰,又或以雌黃書之,目為黃本,然世罕傳?!?/p>
(2). 宋 時(shí)用黃紙印寫的書籍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嘉祐五年》:“辛丑,三館、祕閣上所寫黃本書六千四百九十六卷,補(bǔ)白本書二千九百五十四卷?!?/p>
陳師道名句,寄晁以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