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滿庭芳》:
詩禮傳家,不名則利,誰能袖手安常。
惟君寬厚,無較短論長。
且自深居簡出,清閑處、管甚炎涼。
年未老,方逾強仕,家富更平康。
秋聲,風欲作,蓂留一莢,伏暑將藏。
大賢初度日,對此稱觴。
嘆鳳幃雖冷落,喜御蘭、得寵專房。
見說寧馨少長,螟雛箕、學更高強。
得閑趣,山中宰相,何必事侯王。
注釋參考
得閑
得閑 (déxián) 有空閑時間 be free;be at leasure山中宰相
南朝 梁 陶弘景 隱居于 句容句曲山 (即 茅山 ,在 江蘇省 西南部)。 梁武帝 時禮聘不出,國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詢。時人稱之為“山中宰相”。見《南史·隱逸傳下·陶弘景》。 唐 徐夤 《嵐似屏風》詩:“山中宰相 陶弘景 ,谷口耕夫 鄭子真 ?!焙笠嘤靡苑Q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?!端问贰る[逸傳中·鄧考甫》:“予自謂山中宰相,虛有其才也;自謂文冒先生,虛有其詞也。不得大用於盛世,亦無憾焉,蓋有天命爾?!?清 吳翊 《洞庭山館呈司寇東海公》詩之二:“ 江 左文章分史局,山中宰相起經(jīng)樓?!币嗍》Q“ 山相 ”。 唐 鄭谷 《蔡處士》詩:“旨趣 陶山相 ,詩篇 沉隱侯 ?!?/p>成語解釋南朝梁時陶弘景,隱居茅山,屢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,人們稱他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隱居的高賢。山中宰相出處《南史·陶弘景傳》:“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,無不前以咨詢。月中常有數(shù)信,時人謂為山中宰相。”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侯王
泛指諸侯。《老子》:“道常無為而無不為,侯王若能守,萬物將自化?!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:“乃分天下,立諸將為侯王?!?晉 陸機 《五等論》:“ 漢 矯 秦 枉,大啟侯王,境土踰溢,不遵舊典。”
佚名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