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剡溪興,不異山陰時。
出自唐朝李白《秋山寄衛(wèi)慰張卿及王徵君》
何以折相贈,白花青桂枝。月華若夜雪,見此令人思。
雖然剡溪興,不異山陰時。明發(fā)懷二子,空吟招隱詩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?!斞浮豆枢l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剡溪興
指隱居逸游造訪故友的興致。 唐 李白 《秋山寄衛(wèi)尉張卿及王徵君》詩:“雖然 剡溪 興,不異 山陰 時?!眳⒁姟?剡溪船 ”。
不異
沒有差別;等同。 晉 羊祜 《讓開府表》:“雖歷內(nèi)外之寵,不異寒賤之家?!?唐 杜甫 《兵車行》:“況復(fù) 秦 兵耐苦戰(zhàn),被驅(qū)不異犬與雞。” 宋 朱熹 《劉十九府君墓志銘》:“蓋與先生不異,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?!?/p>
山陰
山陰 (shānyīn) 山坡背陰的一面;山的北側(cè) ubac李白名句,秋山寄衛(wèi)慰張卿及王徵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