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
想漢鼎初成,唐基始建,生物如春。
東風吹遍原野,但無言、紅綠自紛紛。
花月流連醉客,江山憔悴醒人。
龍蛇一屈一還伸。
未信喪斯文。
復上古淳風,先王大典,不貴經綸。
天君幾時揮手,倒銀河、直下洗囂塵。
鼓舞五華鸑鷟,謳歌一角麒麟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眼望著廣闊遠大的天地,回想起君臣的遇合猶如變幻的風云。想當年漢唐帝業(yè)初成的時侯,萬物欣欣向榮大地溫暖如春。當東風吹遍原野新朝建立的時候,花紅葉綠顯本性,人情歡憂各紛紛。為風花雪月而流連的成醉客,對局勢保持清醒頭腦的是醒人。
龍和蛇蟄居而起,屈而復伸,料想新王朝不會輕視禮教喪斯文。應當恢復上古時代淳樸的社會風俗,繼承古代帝王的典章制度,治理國家如同理清亂麻需要費精神。老天爺何時揮手下令倒銀河,洗凈凡世的喧鬧、戰(zhàn)爭和灰塵。到那時,華麗的鸑鷟鳥將出來跳舞,吉祥的麒麟也會謳歌人世間的太平。
注釋
木蘭花慢:詞牌名。雙調,一百零一字,上片五平韻,下片七平韻。
混一:指元朝統(tǒng)一全國。
乾(qián)坤(kūn)浩蕩:天地廣闊遠大。
乾坤:《周易》中的兩個卦名,指陰陽兩種對立勢力。陽性的勢力叫做乾,乾之象為天;陰性的勢力叫做坤,坤之象為地?!兑讉鳌氛J為乾的作用在使萬物發(fā)生,坤的作用在使萬物成長。引申為天地、日月、男女、父母、世界等的代稱。
際會:封建時代稱君臣遇合,得以行道,為風云際會。
風云:多用以比喻人的際遇。
漢鼎(dǐng)初成,唐基始建:比喻元朝建國開基,統(tǒng)一天下。鼎:封建時代太廟內放有九鼎,鼎代表宗廟社稷。
憔(qiáo)悴(cuì):黃瘦,瘦損。
醒人:由屈原《漁父》“眾人皆醉,而我獨醒”脫化而來,指對局勢保持清醒頭腦、志向深遠的政治家。
龍蛇:龍和蛇,詞中比喻非常之人。
屈伸:指能根據政治清明與否決定出仕或退隱。
斯文:指禮樂制度,也指文人或儒者。
淳(chún)風:淳樸的社會風俗。
先王:指遠古時期的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周公等圣賢君王。
經綸(lún):原指整理絲綢,詞中指處理國家大事。
天君:詞中指皇帝。
囂(xiāo)塵:污濁的泥土,也用來指塵世間。
鸑(yuè)鷟(zhuó):水鳥名,古代傳說是祥瑞之鳥。
謳(ōu)歌:歌頌,贊美。
麒(qí)麟(lín):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,太平盛世才出現,是吉祥之獸。
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問答
問:《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的作者是劉秉忠
問: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是元代的作品
問: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望乾坤浩蕩,曾際會,好風云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望乾坤浩蕩,曾際會,好風云 出自 元代劉秉忠的《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》
問:望乾坤浩蕩,曾際會,好風云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望乾坤浩蕩,曾際會,好風云 的下一句是 想漢鼎初成,唐基始建,生物如春。
問:出自劉秉忠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劉秉忠名句大全
木蘭花慢 混一后賦賞析
「龍蛇」二句表明自己經天緯地,整頓綱紀的雄心壯志?!庚埳咭磺贿€伸」,本來比喻人生有窮有達,這里是偏義,重心在伸,說明自己仕途得意,正在施展抱負的時候。「未信喪斯文」,不信經過戰(zhàn)亂便禮教松弛、綱紀敗壞。「復上古」三句是說要恢復遠古淳樸的世風,歷代重要的法典,以使治理國家輕而易舉?!柑炀谷湎胂裉焐駥y河的水傾倒,洗盡了世間的一切污濁。「鼓舞」二句由上句「幾時」直貫下來,表達作者對于天下太平,偃武修文,教化興行的渴望。古代認為帝王有德,天下太平,就會有珍異之物出現,作為祥瑞的感應。如詞中所說的五彩鳳凰以及一只角的麒麟。
這是一首歌頌元朝統(tǒng)一的作品,但它并非純粹的歌功頌德,而是更多地表達了詩人在政治上的抱負和重視禮樂教化的期望。詞的開頭,氣象萬千,詞的中間,變化錯落,歇拍后一氣呵成。整首詞氣勢雄健,堪稱佳構。
[難詞注釋]①混一:統(tǒng)一,指元蒙貴族集團統(tǒng)一天下。②漢鼎,漢代的基業(yè)。唐基:唐代的基業(yè)。鼎,一種三足兩耳的容具。一般把鼎作為王位、帝業(yè)的代稱。③經綸:原指編織絲物,引申為經營治理國家大事。④天君:天公、天神。倒銀河,直下洗囂塵:傾倒銀河水,洗盡世間一切污濁。囂塵,虛浮的塵土。⑤五華:五彩。鸑鷟:就是鳳凰。麒麟:古代傳說中的仁獸名。鳳凰和麒麟在古代多作為吉祥的象徵。
- 滿庭芳(元日)爆竹聲飛,屠蘇香細,華堂歌舞催春。百年消息,經半已凌人。念我功名冷落,又重是、一歲還新。驚心事,安仁華鬢,年少已逡巡。明知生似寄,何須苦苦,役慕蹄輪。最難忘、通經好學沈淪。況是讀書萬卷,辜負他、此志難伸。從今去,煙窗勉進,云路豈無因。
- 偈頌一百六十首人有心看月,月無心照人。有無成一片,方始得惺惺。
- 細省細省浮生理,宜令寸地寬。老兼無病少,閒欲不貪難。遠極山逾好,晴初雪更寒。聚奎幾卿相,誰解勝陳摶。
- 寄兄玉老雷陽路迢遞,回首亦關心。重別因輕諾,遠行多近吟。客懷秋色早,歸夢嶺云深。莫以書無益,人來惜萬金。
- 贊三十六祖頌一口吸盡西江水,子細思量未足奇。身含無盡之虛空,個事元來非擬議。非心非佛又較些,即心即佛猶寐語。
-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幾夜樓東曉望時,長庚缺月傍參旗。江湖已滿焉能久,天地將秋更不疑。暑漸變涼差可喜,老難重少自堪悲。年來輩行凋零盡,詩卷中多賦挽詩。
- 送施歷城辯歸常州高人不受塵土侵,三年浙江藏河深。久閑物理有相復,歷城官事森成林。乘時斂散逐十二,鞭撻逋負徒哀矜。一杯相屬未嘗得,百畝歸去將安能。潛逃雖出知者后,黽勉尚見仁人心。歸期忽告三月尾,強留不顧千黃金。河豚雖過鱸鱖在,粳稻正插風雨淫。酒肴勞苦罄鄰里,期會迫隘思僚朋。山川吳越我所愛,扁舟佗日要追尋。滯留未用便相詫,半年歲月行骎骎。
- 水調歌頭(癸卯信豐送春)韶華能幾許,節(jié)物嘆推移。群花競芳爭艷,無奈隙駒馳。紅紫隨風何處,唯有摶枝新綠,暗逐雨催肥。喬木鶯初囀,深院燕交飛。漸清和,微扇暑,日遲遲。新荷泛水搖漾,萍藻弄晴漪。百歲光陰難挽,一笑歡娛易失,莫惜酒盈卮。無計留連住,還是送春歸。
- 壬辰過鄂渚簡張子直總干二首一自檀溪把酒余,年來夷路崎嶇。棲頭落日人空老,局面西風事頓殊。故國山容增黯淡,舊時柳色半荒蕪。草堂想見憂時切,曾賦官軍近捷無。
- 和將使早雪曉日藏明恐雪羞,遠山含暝更云浮。不須苦道豐年瑞,擁衲爐邊索酒舟。
- 軍中日無事,醉舞傾金罍——— 岑參使交河郡,郡在火山腳,其地苦熱無雨雪,獻封大夫
- 卓馬趨嚴詔,元龜簡上聰——— 強至上知府少卿
- 膰肉無來孔子行,皮冠不設虞人止——— 曾豐題陳宗元立齋
- 衡與修皆捋虎須,不論公干與元瑜——— 劉克莊君疇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須韻二詩再答二首
- 湖溝隨市轉,亭樹與城齊——— 戴表元蘇伯清席中領張仲賓所寄二詩兼聞陳無逸已從
- 筮言得幽真,此意誰與雙——— 魏了翁約漕使泛舟東郊坐客十人分韻得江字
- 謹毋事筆硯,霜月琱肝腸——— 方岳次韻程少章投贈
- 至誠之道可前知,知命如君亦甚奇——— 徐元杰贈談星葉生
- 亂蓬為鬢布為巾,曉踏寒山自負薪。——— 白居易代賣薪女贈諸妓
- 更招南浦石,四友相寵加——— 馮時行偶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