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成大《戲題無常鐘二絕》:
著衫脫褲兩浮休,切莫隨渠認路頭。
三尺蒲牢關底事,尋聲接響大悠悠。
注釋參考
三尺
三尺 (sānchǐ) 指劍,劍約長三尺,故以“三尺”為劍的代稱 sword 指法律。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法律為“三尺法”,簡稱“三尺”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-foot bamboo strips 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?!鳌?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蒲牢
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生活在海邊的獸。據(jù)說它吼叫的聲音非常宏亮,故古人常在鐘上鑄上蒲牢的形象?!段倪x·班固〈東都賦〉》“於是發(fā)鯨魚,鏗華鐘” 李善 注引 三國 吳 薛綜 曰:“海中有大魚曰鍄,海邊又有獸名蒲牢。蒲牢素畏鯨,鯨魚擊蒲牢,輒大鳴。凡鐘欲令聲大者,故作蒲牢於上。所以撞之者為鯨魚?!焙笠蛞浴捌牙巍睘殓姷膭e名。 唐 皮日休 《寺鐘暝》詩:“重擊蒲牢唅山日,冥冥煙樹覩棲禽。” 清 趙翼 《西巖齋頭自鳴鐘分體得七古》:“可許我來叩舂容,蒲牢一聲震寥廓。”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。” 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?!?/p>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?!?/p>
尋聲
(1).隨聲;緊接別人的聲音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夏侯玄傳》:“令發(fā)之日,下之應也,猶響尋聲耳?!?唐 鄭綮 《開天傳信記》:“上嘗問曰:‘此胡腹中何物,其大如是?!?祿山 尋聲應曰:‘腹中更無他物,惟赤心爾?!?/p>
(2).循著聲音;尋找發(fā)聲之處。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尋聲暗問彈者誰?琵琶聲停欲語遲。” 魯迅 《吶喊·阿Q正傳》:“ 阿Q 尋聲漸漸的尋到 趙太爺 的內(nèi)院里。”
接響
謂一聲聲相接而傳開去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男女老幼,大臨街衢,接響傳聲,不踰時而達于四境?!薄端鍟ず箦鷤餍颉罚骸蚌馒F之德,千載寂寥;牝雞之晨,殊邦接響?!?宋 陳師道 《早起》詩:“鄰雞接響作三鳴,殘點連聲殺五更?!?/p>
悠悠
悠悠 (yōuyōu) 長久,遙遠 be remote in time or space;long-standing;long 悠悠長夜 遙遠的 remote 悠悠未來 形容從容不迫 leisurely 眾多 many 荒謬 absurd 悠悠之談 飄動的樣子 flying 羌笛悠悠雪滿地?!巍?范仲淹《漁家傲》 庸俗 vulgar 形容憂傷 sad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形容悠閑自在 leisurely 白云千載空悠悠。——唐· 崔顥《黃鶴樓》 悠悠自得范成大名句,戲題無常鐘二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