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。
出自宋代 范曄《后漢書·列傳·第五鐘離宋寒列傳》:
摘自《后漢書·列傳·第五鐘離宋寒列傳》
解釋:用自身行動教育人,別人就服從;用語言來教育人,別人就會爭辯是非。指身教重于言教。
原文摘要:
為嚴苦,吏民愁怨,莫不疾之,而今之議者反以為能,違天心,失經(jīng)義,誠不可不慎也。非徒應(yīng)坐豫、協(xié),亦當(dāng)宜譴舉者。務(wù)進仁賢以任時政,不過數(shù)人,則風(fēng)俗自化矣。臣嘗讀書記,知秦以酷急亡國,又目見王莽亦以苛法自滅,故勤勤懇懇,實在于此,又聞諸王主貴戚,驕奢逾制,京師尚然,何以示遠?故曰:“其身不正,雖令下從。”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。夫陰陽和歲乃豐,君臣同心化乃成也。其刺史、太守以下,拜除京師及道出洛陽者,宜皆召見,可因博問四方,兼以觀察其人。諸上書言事有不合者,可但報歸田里,不宜過加喜怒,以明在寬。臣愚不足采。及諸馬得罪歸國,而竇氏始貴,倫復(fù)上疏曰:臣得以空虛之質(zhì),當(dāng)輔弼之任。素性駑怯,位尊爵重,抱迫大義,思自策厲,雖遭百死
注釋參考
身教
身教 (shēnjiào) 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榜樣,對人進行教育 teach others by one’s own example 身教勝于言教 故曰:其身不正,雖令不行;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?!逗鬂h書·第五倫傳》言教
言教 (yánjiào) 用語言進行說教 teach by word of mouth;give verbal directions 言教 (yánjiào) 教訓(xùn);說教 precept 言教不如身教范曄名句,后漢書·列傳·第五鐘離宋寒列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Ari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