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逢復(fù)相感,但凝情秋水,送恨春山
出自宋代王之道《風(fēng)流子》:
扁舟花南浦岸,花分攜處、花鳴佩憶珊珊。
見十里長堤,數(shù)聲啼鴂,至今清淚,襟袖斕斑。
誰信道,沈腰成瘦減,潘鬢就衰殘。
漫把花臨風(fēng),看花對月,不言拄笏,無緒憑闌。
相逢復(fù)相感,但凝情秋水,送恨春山。
應(yīng)念馬催行色,泥濺征衫。
況芳菲將過,紅英婉娩,追隨正樂,黃鳥間關(guān)。
爭得此心無著,渾似云閑。
注釋參考
相逢
相逢 (xiāngféng) 彼此遇見;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相感
相互感應(yīng)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往者屈也,來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?!薄冻o·九章·悲回風(fēng)》:“聲有隱而相感兮,物有純而不可為?!薄稘h書·蒯通傳》:“然物有相感,事有適可?!薄墩f郛》卷十三引 宋 晁說之 《晁氏客語》:“人心動時言語相感?!?/p>
凝情
情意專注。 唐 李康成 《玉華仙子歌》:“轉(zhuǎn)態(tài)凝情五云里,嬌顏千歲芙蓉花?!?宋 向滈 《菩薩蠻·望行人》詞:“庭院欲黃昏,凝qing{1-1}欲斷魂?!?明 文徵明 《雨中雜述》詩:“凝情不自得,看雨獨登樓。”
秋水
秋水 (qiūshuǐ) 秋天的水,比喻人(多指女人)清澈明亮的眼睛 autumn waters;autumn waters-limpid eyes (of a woman) 望穿秋水春山
(1).春日的山。亦指春日山中。 唐 王維 《鳥鳴澗》詩:“人閒桂花落,夜靜春山空?!?金 元好問 《游黃華山》詩:“歸來心魄為動蕩,曉夢月落春山空。” 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潘太守詩》:“莫待 瀟湘 芳草緑,春山處處子規(guī)聲?!?/p>
(2).春日山色黛青,因喻指婦人姣好的眉毛。 唐 李商隱 《代董秀才卻扇》詩:“莫將畫扇出帷來,遮掩春山滯上才。” 元 吳昌齡 《端正好·美妓》套曲:“秋波兩點真,春山八字分?!?清 洪楝園 《后南柯·釋酗》:“問何時消除芥蔕,終不免愁鎖春山未展開?!?/p>
(3).指春神。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打春》:“立春日, 大興 、 宛平 縣令設(shè)案於午門外正中,奉恭進皇帝、皇太后、皇后芒神土牛,配以春山?!?/p>
王之道名句,風(fēng)流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