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丁未元月》:
獻歲朝未央,新霽快明發(fā)。
晨曦耿五色,宿靄炊四徹。
洗清萬溝尾,銷盡一月雪。
素光從何來,晶熒落寒笏。
回膽背陰處,猶藏半檐白。
夜來有微霜,雪上辨不得。
時於翠幕頂,掃掠見瓊屑。
還將黃金日,正射白銀闕。
忽然卷班出,紅緣亂眼禧。
歸來飲屠酥,笑向兒女說。
注釋參考
獻歲
進入新的一年;歲首正月?!冻o·招魂》:“獻歲發(fā)春兮,汨吾南征?!?王逸 注:“獻,進;征,行也。言歲始來進,春氣奮揚,萬物皆感氣而生。”《初學記》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正月孟春,亦曰……獻歲。” 宋 司馬光 《和宋子才致仕后歲旦見贈》:“閑官逢獻歲,拜揖亦紛然。” 清 劉獻廷 《郴州元旦》詩之三:“新知指可屈,獻歲亦勞勞?!?/p>
未央
未央 (wèiyāng) 未已;未盡 not ended 夜如何其?夜未央?!对姟ば⊙拧ねチ恰?及年歲之未晏兮,時亦猶其未央。——《楚辭·離騷》 此恨未央新霽
雨雪后初晴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遇天雨之新霽兮,觀百谷之俱集。” 宋 蘇軾 《病中大雪數(shù)日未嘗起觀虢令趙薦以詩相屬戲用其韻答之》:“寒更報新霽,皎月懸半破。” 郁達夫 《薄奠》下:“起床后第三天的午后,我看看久雨新霽,天氣很好,就拿了一根手杖,踏出門去?!?/p>
明發(fā)
(1).黎明;平明。《詩·小雅·小宛》:“明發(fā)不寐,有懷二人?!?朱熹 集傳:“明發(fā),謂將旦而光明開發(fā)也。二人,父母也。” 唐 王維 《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》詩:“羨君明發(fā)去,采蕨輕軒冕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寒食后一日新鄉(xiāng)道上示許傅巖》詩:“烽燧十年歸未得,卻愁明發(fā)渡 旃然 ?!?/p>
(2).謂孝思。 晉 陸機 《思親賦》:“存顧復之遺志,感明發(fā)之所懷?!薄端螘ざY志四》:“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,情深明發(fā)。” 宋 蘇軾 《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憲等表本》:“顧明發(fā)之永懷,仰徽音之如在?!?/p>
(3).早晨起程。 晉 陸機 《招隱》詩之二:“明發(fā)心不夷,振衣聊躑躅。” 宋 楊萬里 《郡治燕堂庭中梅花》詩:“翁欲還家即明發(fā),更為梅花留一月?!?/p>
(4).謂揭發(fā)查清?!逗鬂h書·循吏傳序》:“明發(fā)姦伏,吏端禁止?!?/p>
(5).闡明,發(fā)明?!端鍟ぢ蓺v志上》:“ 焯 皆校定,庶有明發(fā)?!薄短綇V記》卷二二六引 唐 顏師古 《大業(yè)拾遺記·觀文殿》:“其所撰之書,屬辭比事,條貫有序,文畧理暢,互相明發(fā)?!?/p>
(6). 清 代軍機處草擬上諭有明發(fā)、廷寄之別,有關巡幸、上陵、經(jīng)筵、蠲賑、及內(nèi)侍郎以上,外臣總兵、知府以上黜陟調(diào)補的諭旨,稱為明發(fā),經(jīng)內(nèi)閣傳抄以次交于部科。參閱 清 梁章鉅 《樞垣記略·規(guī)制一》。
楊萬里名句,丁未元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