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賢來題輿,同聲應(yīng)鳴璆
出自宋代程公許《唐文權(quán)郡見前作和韻見教乃賦計三首答之》:
魯國久仙去,詩偕芙蓉秋。
淵淵韻金石,往往余巖丘。
象賢來題輿,同聲應(yīng)鳴璆。
清渭發(fā)源遠(yuǎn),濁涇難混流。
注釋參考
象賢
謂能效法先人的賢德?!稌の⒆又罚骸?殷王 元子,惟稽古崇德象賢。”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繼世以立諸侯,象賢也。” 鄭玄 注:“象,法也,為子孫能法先祖之賢,故使之繼世也?!?唐 劉禹錫 《蜀先主廟》詩:“得相能開國,生兒不象賢?!?柳亞子 《子游先生遺像為哲嗣史良女士題》詩:“雪潔蘭馨説象賢,明珠掌上更翩翩?!?/p>
題輿
東漢 周景 任 豫州 刺史時,嘗辟 陳蕃 (字 仲舉 )為別駕。 蕃 辭不就。 景 題別駕輿曰:“ 陳仲舉 座也?!辈粡?fù)更辟。 蕃 惶懼,起視職。事見《太平御覽》卷二六三引 三國 吳 謝承 《后漢書》。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題輿”謂景仰賢達(dá),望其出仕。 唐 楊炯 《從甥梁錡墓志銘》:“ 桓溫 之徵 謝奕 ,暫為司馬之官; 周景 之禮 陳蕃 ,仍降題輿之命?!?唐 杜甫 《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》:“名參 漢 望苑,職述 景 題輿。” 宋 司馬光 《送王彥臣同年通判亳州》詩:“圣主憐耆舊,題輿得吏師?!?/p>
同聲
同聲 (tóngshēng) 發(fā)出聲音的時間相同 simultaneous 聲音相同。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same sound 同聲相應(yīng) 眾口一辭;隨聲附合 (speak)at the same time 臺下同聲叫起好來 言語腔調(diào)相同 same tone 亦須擇言而發(fā);不與凈、丑同聲?!濉?李漁《閑情偶寄》程公許名句,唐文權(quán)郡見前作和韻見教乃賦計三首答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