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吟久作藏身計,條教應(yīng)多及物功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和吳辨叔知鳳翔見寄》:
岐陽府舍始相逢,四十余春屈指中。
昔日布衣今露冕,當(dāng)時小吏亦衰翁。
醉吟久作藏身計,條教應(yīng)多及物功。
惟是彩衣難再著,長林極目起悲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藏身
藏身 (cángshēn) 躲藏;把身體隱蔽起來,不讓人看見 go into hidding;hide oneself 無處藏身條教
法規(guī),教令?!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?仲舒 所著,皆明經(jīng)術(shù)之意,及上疏條教,凡百二十三篇?!薄稌x書·殷仲堪傳》:“領(lǐng) 晉陵 太守,居郡禁產(chǎn)子不舉,久喪不葬,録父母以質(zhì)亡叛者,所下條教甚有義理。” 唐無可 《書事寄萬年厲員外》詩:“條教關(guān)天道,歌謡入圣聰?!?清 龔自珍 《乙丙之際箸議第六》:“處則為佔畢絃誦,而出則為條教號令。” 嚴復(fù) 夏曾佑 《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》:“凡其群之部勒條教愈分明者,則其族愈強,而其種之傳愈遠。”
及物
及物 (jíwù) transitive 表示由動作者或主語帶給賓語動作的 指動詞類型 包含有及物動詞的形式的 指語法結(jié)構(gòu)司馬光名句,和吳辨叔知鳳翔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