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用計年,八十陽九又三陰
出自宋代程珌《水調(diào)歌頭(戊戍自壽)》:
渤澥東南界,西北倚崑崙。
當時推步,但知宇內(nèi)有乾坤。
午夜風輪微轉(zhuǎn),駕我浮空泛景,一息過天垠。
俯視人間世,渺渺聚漚塵。
挽天吳,摩海若,吐還吞。
寧用計年,八十陽九又三陰。
要自白榆星外,直至黑流沙底,山與澤俱平。
不論初末度,一色{1|1}界如銀。
注釋參考
用計
使用計謀。 宋 歐陽修 《論西賊議和請以五問詰大臣狀》:“一問西賊不因敗衂忽肯通和之意?;蛴糜嬂е咕秃秃酰蚱渑c北虜連謀而偽和乎?”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“公子不知鴇子用計,回來鎖門不題?!?/p>
陽九
(1).古代術數(shù)家的學說。其說有二:(1)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內(nèi)有旱災九年,謂之“陽九”。其余尚有陰九、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等,陽為旱災,陰為水災。從入元至陽三,常歲四千五百六十年,災歲五十七年,共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,為一元之氣終。舉其平均數(shù)則每八十年有一災年?!稘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《易》九戹曰:初入元,百六,陽九;次三百七十四,陰九;次四百八十,陽九;次七百二十,陰七;次七百二十,陽七;次六百,陰五;次六百,陽五;次四百八十,陰三;次四百八十,陽三。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,與一元終。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災歲五十七?!?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百六陽九》:“史傳稱百六陽九為厄會,以歷志考之,其名有八。初入元百六曰陽九,次曰陰九;又有陰七、陽七、陰五、陽五、陰三、陽三,皆謂之災歲。大率經(jīng)歲四千五百六十,而災歲五十七。以數(shù)計之,每及八十歲,則值其一。今人但知陽九之厄,云經(jīng)歲者,常歲也。”(2)太乙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“陽九”,以二百八十八年為一“百六”。 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七:“此外有所謂太乙數(shù),能知運祚災祥,刀兵水火,陰晴風雨……蓋太乙數(shù)中,專考陽九,百六之數(shù)。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,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。陽九,奇數(shù)也,為陽數(shù)之窮。百六,偶數(shù)也,為陰數(shù)之窮。大抵歲運值之,終有厄會。 洪文敏 公《五筆》中,載陽九、百六之説,與此不同?!?/p>
(2).道家稱天厄為陽九,地虧為百六。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,小百六。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、大百六。 唐 黃滔 《融結(jié)為河岳賦》:“則有龜負龍擎,文籍其陽九陰六; 共 觸 愚 移,傾缺其天樞地軸?!眳㈤啞鹅`寶天地運度經(jīng)》。
(3).指災荒年景和厄運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會遭陽九,炎光中矇。 世祖 撥亂,爰建時雍?!薄杜f唐書·代宗紀》:“而猶有 李靈耀 作梗, 田承嗣 負恩,命將出軍,勞師弊賦者,蓋陽九之未泰,豈君道之過歟!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問卜》:“中途自傷分鳳友,念他鄉(xiāng)戰(zhàn)骨誰收,奈何薄命遭陽九?!?清 錢謙益 《慈光寺》:“嗚呼!卅年來滄桑逼陽九?!?/p>
三陰
(1).《易》卦的三陰爻,合之則為《坤》卦。亦象盛陰之氣?!兑住し瘛贰俺趿?,拔茅茹,以其匯,貞吉亨” 三國 魏 王弼 注:“居《否》之時,動則入邪;三陰同道,皆不可進。”《禮記·月令》“﹝孟春之月﹞地氣上騰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三陰為《坤》,《坤》體在上……五月一陰生,六月二陰生,陰氣尚微,成物未具。七月三陰生而成《坤》體?!薄段簳ご藓苽鳌罚骸敖衲昙核热幹畾q,歲星襲月?!?/p>
(2).中醫(yī)用語。指六經(jīng)中的太陰、少陰、厥陰??煞譃槿龑α}:手太陰肺經(jīng),足太陰脾經(jīng),手少陰心經(jīng),足少陰腎經(jīng),手厥陰心包經(jīng),足厥陰肝經(jīng)?!端貑枴り庩栯x合論》:“今三陰三陽,不應陰陽,其故何也?”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三陰俱搏者,如法?!?/p>
程珌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戊戍自壽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