黁公本名清戒,俗謂之戒和尚云
出自宋代蘇軾《書黁公詩后(并敘)》:
過加祿鎮(zhèn)南二十五里大許店,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。
見壁上有幅紙題詩云:滿院秋光濃欲滴,老僧倚杖青松側(cè)。
只怪高聲問不應,瞋余踏破蒼苔色。
其后題云滏水僧寶黁。
宗祥謂余,此光黃間狂僧也。
年百三十,死于熙寧十年,既死,人有見之者。
宗祥言其異事甚多。
作是詩以識之。
黁公本名清戒,俗謂之戒和尚云。
黁公昔未化,來往淮山曲。
壽逾兩甲子,氣壓諸尊宿。
但嗟濁惡世,不受龍象蹴。
我來不及見,悵望空遺躅。
霜顱隱白毫,鎖骨埋青玉。
皆云似達摩,只履還天竺。
壁間余清詩,字勢頗拔俗。
為吟五字偈,一洗凡眼肉。
注釋參考
本名
本名 (běnmíng) 曾用名;原名 original name 本人的名兒 the given name 外國人的全名分為本名、父名和姓三部分清戒
指禁食酒葷的戒律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黃英》:“ 陶 入屋,出酒饌,設席畦側(cè),曰:‘僕貧不能守清戒,連朝幸得微貲,頗足供醉?!?/p>
和尚
和尚 (héshang) 佛教中出家修行的男教徒 Buddhist monk蘇軾名句,書黁公詩后(并敘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