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送許守》:
千里歡謠處處同,使君遺愛信無窮。
不容昏墊為民患,解轉(zhuǎn)兇荒作歲豐。
治行好書循吏傳,清聲無愧古人風(fēng)。
九重想已知名久,看即黃麻出禁中。
注釋參考
行好
行好 (xínghǎo) 發(fā)善心,做善事 be merciful;act charitably循吏
守法循理的官吏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胺罘ㄑ碇簦环ス︸婺?,百姓無稱,亦無過行。作《循吏列傳》第五十九。” 唐 張說 《奉和賜崔日知》詩:“明主徵循吏,何年下鳳凰?” 宋 孫奕 《履齋示兒編·文說·史體因革》:“傳之為體,大抵記公卿之行事, 遷 始傳《循吏》, 晉 曰《良吏》。” 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(shí)·袁隨園》:“平心而論,其為宰時(shí),清勤明快,無愧循吏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通法》:“一郡之吏,無慮千人,皆承流修職,故舉事易而循吏多。”
清聲
(1).清亮的聲音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太玄賦》:“聽 su{1*1}女 之清聲,觀 宓妃 之妙曲?!?宋 梅堯臣 《秋日詠蟬》:“薄蛻聊依葉,清聲已出林?!?明 梁辰魚 《啄木兒·題閨中女郎》套曲:“聽清聲如柳外雛鶯?!?/p>
(2).清美的聲譽(yù)。 漢 蔡邕 《陳太丘碑文》:“奉禮終沒,休矣清聲。” 唐 元稹 《遣病》詩:“ 李三 三十九,登朝有清聲?!?明 楊慎 《貞靖李君阡贊》:“紹兩 馮 之清聲,戞二 陶 之玄韻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三:“予讀是文,覺 彭公 之直節(jié)清聲固令人有生不同時(shí)之慨,而 山公 之風(fēng)趣亦藉可想見矣?!?/p>
(3).謂疾促之聲?!顿Y治通鑒·后周世宗顯德六年》:“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,得黃鐘正聲,半之為清聲,倍之為緩聲,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?!?/p>
無愧
無愧 (wúkuì) 沒有什么對(duì)不起別人之處 feel no qualms;be worthy of;have a clear conscience 于心無愧人風(fēng)
人風(fēng) (rénfēng) 民風(fēng),民情 customs and morals of the people 以俟夫觀人風(fēng)者得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吳芾名句,送許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卻見槐花候,期君促計(jì)車作者:宋祁作品:送王識(shí)游洛陽
- 底事閑愁,醉歌浮大白作者:周密作品:齊天樂·清溪數(shù)點(diǎn)芙蓉雨
- 忽見遠(yuǎn)山來幾席,方知妙筆出閨房
- 年長心易感,況為憂患纏
- 秋光于宙,夜色簾櫳作者:朱庭玉作品:【仙呂】點(diǎn)絳唇 中秋月
- 瘴雨蠻煙遠(yuǎn)蔽空,只將談笑蕩群兇作者:李復(fù)作品:贈(zèng)張萬戶征閩凱還
- 且相將一笑,樂未渠央
- 愿金印重來,洪都開府,定復(fù)幾時(shí)到作者:劉辰翁作品:謁金門(李府尹美在)
- 客問吾年,吾將老矣,今五十三。
- 禮罷知何適,隨云入帝鄉(xiāng)。作者:呂溫作品:河南府試贖帖,賦得鄉(xiāng)飲酒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