淳俗益可厭,愿言勤問津
出自宋代洪邁《次韻夢得見示長篇》:
身閒收有味,吏傲俗不親。
小窗據(jù)物表,掃盡心眼塵。
令尹垂珠玉,敲門喚行春。
作意向芳物,吾車曾未巾。
愁陰入病骨,鳩婦聲亦嗔。
冥冥三日雨,桃李跡已陳。
空余深枝間,一一青子新。
穠芳殿春晚,猶堪慰佳辰。
酴醾曉妝靚,芍藥醉臉勻。
白萼簪嫋嫋,鳳枝倒粼粼。
言當(dāng)呼短舞,抵掌回雙顰。
年來得相從,稍覺安沉淪。
豈不掛俗事,察公極清睦眼中醉鄉(xiāng)路,風(fēng)味良獨醇。
流光不容玩,尺璧何尺珍。
淳俗益可厭,愿言勤問津。
注釋參考
淳俗
淳樸的風(fēng)俗。 宋 蘇舜欽 《串夷》詩:“淳俗易搖無自撓,每聞流議一長吁?!?/p>
可厭
(1).令人厭惡;令人生厭。 明 杜濬 《初聞燈船鼓吹歌》:“露零雨下不得退,樂極生悲真可厭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八:“她自己也何嘗不覺得公館里枯燥可厭呀!”
(2).厭惡,不喜歡?!都t樓夢》第五十回:“可厭 妙玉 為人,我不理他?!?/p>
愿言
思念殷切貌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伯兮》:“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?!?鄭玄 箋:“愿,念也。我念思伯,心不能已。” 晉 謝混 《游西池詩》:“逍遙越城肆,愿言屢經(jīng)過。” 宋 華岳 《早春即事》詩:“愿言相約花前醉,莫放春容過海棠?!?清 顧炎武 《江上》詩:“愿言隨飛龍,一上 單于臺 ?!?/p>
問津
問津 (wènjīn) 打聽渡口,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 make inquiries;have interest in 使子路問津焉?!墩撜Z·微子》 遂無問津者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無人問津洪邁名句,次韻夢得見示長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