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胡仲弓《桃源圖》:
桃源分二種,半在此源栽。
向為逃秦去,今還歸趙來。
山川猶古昔,人物不塵埃。
劉阮何為者,無言空自回。
注釋參考
逃秦
猶避 秦 。避亂。 唐 麴信陵 《移居洞庭》詩:“重林將疊嶂,此處可逃 秦 。” 宋 葉適 《余頃為中塘梅林詩他日來游復作》:“初如別逃 秦 ,疏附恥獨賢?!?/p>
歸趙
歸趙 (guīzhào) 把原物還給本人,語出“完璧歸趙” return sth. to its rightful owner 臣果住監(jiān)司,牧守鄰道謉遺不下數(shù)十萬,惡以歸趙,未敢分毫指染。——宋· 鄭興裔《請禁傳謉疏》胡仲弓名句,桃源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