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施崇寧寺馬》:
南歸閉門萬事了,病臥常多起常少。
未用田間下澤車,何須櫪上追風驃。
鄉(xiāng)人記我少年日,滇馬為致風前鳥。
三年伏櫪人共怪,馬不能言心可曉。
坐馳千里氣蟠結(jié),日食生芻空自笑。
主人自是箕潁人,誰復(fù)為送洮岷道。
支公惠眼識神駿,山下泉甘足芳草。
法流一洗百病消,翹足長鳴且忘老。
注釋參考
田間
田間 (tiánjiān) 田地里 among the fields 田間勞動 田間管理 農(nóng)村;鄉(xiāng)間 country countryside;village下澤車
(1).一種適宜在沼澤地上行駛的短轂輕便車。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吾從弟 少游 常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:‘士生一世,但取衣食足,乘下澤車,御款段馬,為郡掾史,守墳?zāi)?,鄉(xiāng)里稱善人,斯可矣?!?李賢 注:“《周禮》曰:‘車人為車,行澤者欲短轂,行山者欲長轂;短轂則利,長轂則安’也?!?唐 柳宗元 《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通贈二君子》詩:“誰采中原菽,徒巾下澤車?!?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駢儷三》:“下澤車,款段馬,到處閒嬉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海上晝夢亡姬成詩八章》之二:“瀕行猶道波濤惡,何似閒乘下澤車?!?/p>
(2).用于田間運載。 元 王禎 《農(nóng)書》卷十七:“下澤車,田間任載車也……今俗謂之板轂車,其輪用厚闊板木相嵌,斲成圓樣,就留短轂,無有輻也。泥淖中易於行轉(zhuǎn),了不沾塞,即《周禮》行澤車也?!?/p>
何須
猶何必,何用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利劍不在掌,結(jié)友何須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為多矣,何須萬?’” 宋 賀鑄 《臨江仙》詞:“何須繡被,來伴擁蓑眠?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導(dǎo)師》:“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(dǎo)師呢?”
追風
(1).駿馬名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法云寺》:“ 琛 在 秦州 ,多無政績,遣使向 西域 求名馬,遠至 波斯國 ,得千里馬,號曰‘追風赤驥’?!?/p>
(2).泛指名馬。 唐 張祜 《愛妾換馬》詩:“綺閣香銷華廄空,忍將行雨換追風?!?明 馮夢龍 《情史·情憾·朝云》:“公答詩曰:‘……只為山行多險阻,故將紅粉換追風?!?/p>
(3).形容馬行之速?!段倪x·曹植<七啟>》:“駕超野之駟,乘追風之輿?!?李善 注:“超野、追風,言疾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名實》:“騁逸足以追風。” 陳去病 《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》詩:“天馬奔騰霧靄空,翩乎逐電與追風。”
(4).追隨前人的風尚。《宋書·孝義傳·郭原平》:“ 永興 郭原平 世稟孝德,洞業(yè)儲靈,深仁絶操,追風曠古,棲貞處約,華耇方嚴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辨騷》:“是以 枚 賈 追風以入麗, 馬 揚 沿波而得奇?!?/p>
(5).謂追逐風情。 唐 蔣防 《霍小玉傳》:“﹝ 鮑十一娘 ﹞性便辟,巧言語,豪家戚里,無不經(jīng)過,追風挾策,推為渠帥?!?張友鶴 注:“追風,指追求女人的行為?!?/p>
(6).迎風,隨風。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御淮》:“單尖寶鐙挑,把追風膩旗兒裊?!?/p>
蘇轍名句,施崇寧寺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