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馮時行《和楊拱辰見惠》:
所操或異趣,并席寧相親。
臭味儻不殊,千里情猶伸。
古今邪正間,何啻萬微塵。
平生閱世眼,服膺無幾人。
濟(jì)濟(jì)數(shù)君子,厖然氣深淳。
南郭服仁義,轍跡世所循。
楊侯墨池孫,清厲凌蒼旻。
公干抱奇蘊(yùn),謦咳皆瑰珍。
造物豈私我,惠我為德鄰。
賤子?jì)氲溋_,蹭蹬巴江垠。
棄逐類秦客,憔悴如楚臣。
九死不能悔,百炬未失真。
敢希鳴玉侶,庶混擊壤民。
飲水蠲煩燥,薰香懺貪嗔。
曷來古安漢,息黥幸依仁。
至道迷所適,避風(fēng)時問津。
昨者枉車蓋,正值霜雪辰。
廚空無盛煙,坐冷乏軟茵。
墻頭丐鄰翁,肴核粗且陳。
公言我未暇,語竟即踆踆。
挽袂不可止,滿坐顏色顰。
公方遲騰踏,我已甘隱淪。
我歸楚之夔,公家蜀之岷。
感此會合難,時來笑脫巾。
酒戶較深闊,句法窺清新。
縱游當(dāng)秉燭,正恐別鼻辛。
公能勉此樂,我及留中春。
注釋參考
墨池
(1).洗筆硯的池子。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、 晉 王羲之 等,均有“墨池”傳說著稱后世。 唐 裴說 《懷素臺歌》:“ 永州 東郭有奇怪,筆家墨池遺跡在?!?宋 曾鞏 《墨池記》:“﹝ 臨川 ﹞ 新城 之上,有池洼然,而方以長,曰 王羲之 之墨池?!?/p>
(2).指硯。 宋 范正敏 《遯齋閑覽·墨地皮棚》:“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,常自呼硯為墨池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文房四寶都拈住,謾把松煙試,墨池點(diǎn)得兔毫濃,拂拭錦箋一紙?!?郁達(dá)夫 《采石磯》七:“他拿起筆來,往墨池里掃了幾掃,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?!?/p>
(3).指習(xí)書寫字處。 唐 元稹 《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》詩:“墨池憐嗜學(xué),丹青羨登真?!?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白首何人?墨池誰子?后生是畏,前圣有言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玩具·高麗貢紙》:“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,不足供墨池下陳矣。”
(4).制筆時,以羊青毛為最內(nèi)層,以兔毫為次層,做成“墨池”(又稱“筆柱”、“承墨”),用以吸墨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筆墨》:“以所整羊毛中截,用衣中心--名曰‘筆柱’,或曰‘墨池’、‘承墨’。復(fù)用毫青衣羊青毛外,如作柱法,使中心齊,亦使平均。”
清厲
(1).耿介有骨氣。《后漢書·周榮傳》:“﹝ 周興 ﹞孝友之行,著於閨門;清厲之志,聞於州里?!?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“﹝ 士衡 ﹞言多忼慨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張隱 《文士傳》:“ 機(jī) 清厲有風(fēng)格,為鄉(xiāng)黨所憚。” 唐 司空圖 《容成侯傳》:“﹝ 容成侯 ﹞乃誡子孫易其服色,必以清厲自進(jìn)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懲矯》:“ 雍正 間,學(xué)使某公,以清厲自矜?!?/p>
(2).凄清;凄厲。形容聲音激切高昂。 漢 馬融 《長笛賦》:“激朗清厲, 隨 光 之介也?!?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音要妙而流響,聲激嚁而清厲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與唐處士書》:“一日請?jiān)唬骸俸螢槭??’公曰:‘清厲而靜,和潤而遠(yuǎn)?!?/p>
(3).凄清;凄厲。形容天氣寒冷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燕歌行》:“悲風(fēng)清厲秋氣寒,羅帷徐動經(jīng) 秦 軒?!?/p>
蒼旻
蒼天。 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蒼旻遐緬,人事無已?!?宋 蘇軾 《和王斿》之一:“白髮故交空掩卷,淚河?xùn)|注問蒼旻。” 清 黃鷟來 《和陶飲酒》之九:“鴻鵠初高舉,千里蒼旻開。”
馮時行名句,和楊拱辰見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