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善珍《祭崇福肇老》:
兄主兩山,無頃刻暇。
踆踆走俗,類古普化。
人始不識(shí),睢盱猜訝。
徐察情真,有樸無詐。
翕然同聲,真本色者。
未幾廢宇,耽耽大廈。
昔瓶無粟,今廩多稼。
松彎易地,筋力已謝。
猶命肩輿,日謁百舍。
車殆馬煩,途遠(yuǎn)將夜。
一身破甑,萬事飄瓦。
追惟何及,撫事悲吒。
飛書別我,歷舉昔話。
云何良友,天不少借。
一香永訣,老淚盈把。
注釋參考
翕然
翕然 (xīrán) 形容一致 united;harmonious 念得兩遍,法善已至瓶嘴邊翕然而入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同聲
同聲 (tóngshēng) 發(fā)出聲音的時(shí)間相同 simultaneous 聲音相同。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same sound 同聲相應(yīng) 眾口一辭;隨聲附合 (speak)at the same time 臺(tái)下同聲叫起好來 言語(yǔ)腔調(diào)相同 same tone 亦須擇言而發(fā);不與凈、丑同聲。——清· 李漁《閑情偶寄》本色
本色 (běnshǎi) 物品沒有經(jīng)過染色的原來的顏色。古以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等五色為正色,也稱本色 natural color 本來面貌 prototype 書生本色釋善珍名句,祭崇福肇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