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垂云晻曖,一夏雨溟蒙
出自元代吳澄《水調(diào)歌頭 次韻寄皮達觀(四印齊本原無題)》:
四垂云晻曖,一夏雨溟蒙。
千奇百怪驚人,海蜃眩青紅。
誰道谷城黃石,混跡長安紫陌,九萬里培風。
靜夜澄霽,皎月麗天中。
問今年,年歲許,尚童蒙。
憨癡自笑,能裨造化竟何功。
豈意京華倦客,忽得蓬萊妙唱,流響韻商宮。
此去兩神劍,終久會雌雄。
注釋參考
垂云
低垂的云彩。亦指云彩低垂。 三國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賦》:“遠而望之,若摛朱霞而耀天文;迫而察之,若仰崇山而戴垂云?!?晉 潘岳 《射雉賦》:“天泱泱以垂云,泉涓涓而吐溜。”
晻曖
(1).昏暗貌?!段倪x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遂排金扉而北入,宵藹藹而晻曖?!?張銑 注:“晻曖,暝色?!?唐 溫庭筠 《苦楝花》詩:“晻曖迷青瑣,氤氳向畫圖。” 郁達夫 《杭州小歷紀程》:“午后五時,趕到 三郎廟 江邊,正夕陽晻曖,蕭條垂暮的時候?!?/p>
(2).盛貌。 南朝 梁武帝 《朝云曲》:“張樂陽臺歌上謁,如寢如興芳晻曖。” 宋 蘇轍 《次韻和人詠酴醿》:“已憐正發(fā)香晻曖,猶愛未開光的皪?!?明 張煌言 《梅岑山居詩引》:“振錫名山,玄風晻曖?!?/p>
掩映。 唐 張懷瓘 《書斷·王獻之》:“ 子敬 出戲,見北館新白土壁,白浄可愛。 子敬 令取掃帚沾泥汁中以書壁,為方丈一字,晻曖斐亹,極有妙勢。”
一夏
(1).一個夏季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順鼓》:“其遭若 堯 、 湯 之水旱,猶一冬一夏也。” 宋 戴復古 《織婦嘆》詩:“一春一夏為蠶忙,織婦布衣仍布裳?!?/p>
(2).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靜修之期,謂之一夏。佛經(jīng)中稱為安居。見《翻譯名義集·眾善行法安居》。
溟蒙
亦作“ 溟蒙 ”。 1.小雨貌。 元 張昱 《船過臨平湖》詩:“只因一霎溟濛雨,不得分明看好山?!?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四章:“余方獨行前村,天忽陰晦,小雨溟濛,沾余衣袂?!?/p>
(2).昏暗;模糊不清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八詠詩·被褐守山東》:“上瞻既隱軫,下睇亦溟濛?!薄吨軙[傳》:“縈回兮瑣散,暠皓兮溟濛?!?唐 鄭谷 《送許棠先輩之官涇縣》詩:“ 蕪湖 春蕩漾,梅雨晝溟濛。” 明 王韋 《閣試春陰詩》:“曙光溟濛露華滿,輕云閣日天沉沉。” 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十六章:“余在月色溟濛之下,凝神靜觀其臉,橫云斜月,殊勝端麗?!?阿英 《敵后日記摘抄·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六日》:“天忽溟蒙,風大起,微有涼意?!?/p>
(3).引申為蒙朧。 前蜀 韋莊 《清平樂》詞:“碧窗望斷燕鴻,翠簾睡眼溟濛。”
(4).形容草木茂密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靈丘竹賦》:“被箘簵之窈蔚,結篠蕩之溟濛?!?唐 費冠卿 《掛樹藤》詩:“蔓衍數(shù)條遠,溟濛千朵垂。” 清 田雯 《翠微寺》詩:“詰曲歷石齒,沿溪樹溟濛?!?/p>
(5).指 溟海 。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風鑒通神》:“春融桃浪激諸賢,鯤化 溟濛 會獨出?!眳⒁姟?溟海 ”。
亦作“ 溟蒙 ”。謂天地初形成時的混沌狀態(tài)。 清 陶澂 《游香巖寺》詩:“何人開溟蒙,特具廣長舌?” 章炳麟 《五無論》:“世界初成,溟濛一氣,液質固形皆如煙聚,佛謂之金藏云, 康德 謂之星云,今人謂之瓦斯氣,儒者則以太素目之?!薄对娍?978年第1期:“ 盤古 開天處,想當初,天崩地裂,水云凝佇。萬里溟蒙飛巨鉞,隕石紛如急雨。”
吳澄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 次韻寄皮達觀(四印齊本原無題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