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君提健筆,重振此嘉聲
出自唐代李中《送孫霽書記赴壽陽(yáng)辟命》:
辟命羨君赴,其如愴別情。
酒闌汀樹晚,帆展野風(fēng)生。
淮靜寒煙斂,村遙夜火明。
醉沈朐嶺夢(mèng),吟達(dá)壽春城。
舊友搖鞭接,元戎掃榻迎。
雪晴蓮幕啟,云散桂山橫。
王粲從軍畫,陳琳草檄名。
知君提健筆,重振此嘉聲。
注釋參考
健筆
雄健的筆,謂善于為文。亦借指雄健的文章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讓五兵尚書表》:“雖復(fù) 陳琳 健筆,未盡愚懷。” 唐 杜甫 《戲?yàn)榱^句》之一:“ 庾信 文章老更成,凌云健筆意縱橫?!?宋 朱熹 《伏讀二劉公瑞巖留題追次元韻偶成》之一:“誰(shuí)將健筆寫崖陰?想見當(dāng)年抱膝吟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(shī)話·蘇東坡一》:“其尤不可及者,天生健筆一枝,爽如 哀 棃,快如 并 剪,有必達(dá)之隱,無難顯之情?!?馬茂元 《桐城派方劉姚三家文論評(píng)述》:“ 姚鼐 雖每每自恨才短,無雄文健筆,然而他的散文,卻能溫潤(rùn)清深,自成體貌?!?/p>
嘉聲
(1).美好的聲譽(yù)。 漢 蔡邕 《郭有道碑》:“聆嘉聲而響和者,猶百川之歸巨海,鱗介之宗龜龍也。” 三國(guó) 魏 高堂隆 《諫明帝疏》:“聞之四夷,非嘉聲也;垂之竹帛,非令名也?!?唐 李商隱 《五言述德抒情詩(shī)獻(xiàn)上杜七兄仆射相公》:“旂常懸祖德,甲令著嘉聲。” 明 吳承恩 《贈(zèng)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》:“公實(shí)德令政,嘉聲而異才,且淹久也?!?/p>
(2).美妙的聲音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春日行》:“春山茂,春日明,園中鳥,多嘉聲?!?/p>
李中名句,送孫霽書記赴壽陽(yáng)辟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