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次韻水官詩》:
高人豈學(xué)畫,用筆乃其天。
譬如善游人,一一能操船。
閻子本縫掖,疇昔慕云淵。
丹青偶為戲,染指初嘗黿。
愛之不自已,筆勢如風(fēng)翻。
傳聞貞觀中,左衽解椎鬟。
南夷羞白雉,佛國貢青蓮。
詔令擬王會(huì),別殿寫戎蠻。
熊冠金絡(luò)額,豹袖擁旛旃。
傳入應(yīng)門內(nèi),俯伏脫劍弮。
天姿儼龍鳳,雜沓朝鵬鱣。
神功與絕跡,后世兩莫扳。
自從李氏亡,群盜竊山川。
長安三日火,至寶隨飛煙。
尚有脫身者,漂流東出關(guān)。
三官豈容獨(dú),得此今已偏。
吁嗟至神物,會(huì)合當(dāng)有年。
京城諸權(quán)貴,欲取百計(jì)難。
贈(zèng)以玉如意,豈能動(dòng)高禪。
惟應(yīng)一篇詩,皎若畫在前。
注釋參考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(hào)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。”
日火
日光。太陽于五行中屬火,故稱。 唐 李翱 《答朱載言書》:“浩乎若江海,高乎若丘山,赫乎若日火,包乎若天地?!?郭沫若 《女神·浴海》:“我的血和海浪同潮,我的心和日火同燒。”
至寶
至寶 (zhìbǎo) 特別稀有的珍寶 most valuable treasure 竟把普通景泰藍(lán)當(dāng)成了至寶飛煙
(1).飄動(dòng)的煙霧。 晉 支曇諦 《釋文紀(jì)·燈贊》:“既明遠(yuǎn)理,亦弘近教,千燈同輝,百枝并曜,飛煙清夜,流光洞照?!?明 高啟 《蕭山尹明府吳越兩山亭》詩:“不知千載竟誰主,伯氣倏與飛煙收。”
(2).上等煙。 清 趙之謙 《勇盧閑詰·上品曰飛煙》:“上品曰飛煙?!痹ⅲ骸帮w若今 山東 飛麪之飛,曾見 乾隆 時(shí)人題蠟上字曰水磨碾上飛,水磨碾次飛。一説西洋人製鼻煙,為水磨屋碾煙草,以掃自屋頂者為上,故曰飛煙?!?/p>
蘇軾名句,次韻水官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