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易祓《喜遷鶯(春感)》:
帝城春晝。
見杏臉桃腮,胭脂微透。
一霎兒晴,一霎兒雨,正是催花時候。
淡煙細柳如畫,雅稱踏青攜手。
怎知道、那人人,獨倚闌干消瘦。
別后。
音信斷,應(yīng)是淚珠,滴遍香羅袖。
記得年時,膽瓶兒畔,曾把牡丹同嗅。
故鄉(xiāng)水遙山遠,怎得新歡如舊。
強消遣,把閑愁推入,花前杯酒。
注釋參考
杏臉桃腮
亦作“ 杏腮桃臉 ”。形容女子白而紅潤的容顏。 宋 辛棄疾 《西江月·賦丹桂》詞:“杏腮桃臉費鉛華,終慣秋蟾影下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杏臉桃腮,乘著月色,嬌滴滴越顯得紅白?!薄端疂G傳》第三八回:“杏臉桃腮,醖釀出十分春色;柳眉星眼,妝點就一段精神。”
成語解釋臉似杏花白,腮如桃花紅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杏臉桃腮出處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杏臉桃腮,乘著月色,嬌滴滴越顯得紅白?!笔褂美淠阆脒@杏臉桃腮上面,加上兩片黑黑的東西,有什么好看的?(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一回)胭脂
胭脂 (yānzhi) 由胭脂蟲雌蟲的干燥身體組成的一種紅色染料;一種化妝用的紅色顏料,也用來畫國畫 rouge;cochineal 胭脂膏子易祓名句,喜遷鶯(春感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