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賀新郎(瓊花)》:
辜負東風約。
憶曾將、淮南草木,筆端籠絡。
后土祠中明月夜,忽有瑤姬跨鶴。
迥不比、水仙低弱。
天上人間惟一本,倒千鍾、瓊露花前酌。
追往事,怎忘卻。
移根應費仙家藥。
漫回頭、關山信斷,堡城笳作。
問訊而今平安否,莫遣玉簫驚落。
但畫卷、依稀描著。
白發(fā)愧無渡江曲,與君家、子敬相酬酢。
新舊恨,兩交錯。
注釋參考
白發(fā)
白發(fā) (báifà) 白頭發(fā) white hair 白發(fā)誰家翁媼。——辛棄疾《清平樂》渡江曲
借指《桃葉歌》。相傳該歌為 晉 王獻之 于 秦淮河 畔歌送其妾 桃葉 時作,其詞云:“ 桃葉 復 桃葉 ,渡 江 不用檝。但渡無所苦,我自迎接汝。”見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二·桃葉歌》引《古今樂錄》。 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瓊花》詞:“白髮愧無《渡江曲》,與君家、 子敬 相酬酢?!?/p>
君家
(1).敬詞。猶貴府,您家?!队衽_新詠·古詩<為焦仲卿妻作>》:“非為織作遲,君家婦難為?!薄赌鲜贰ゎ佈又畟鳌罚骸癌z 顏延之 ﹞答曰:‘身非三公之公,又非田舍之公,又非君家阿公,何以見呼為公?’” 唐 韓愈 《醉贈張秘書》詩:“今日到君家,呼酒持勸君?!?/p>
(2).敬稱對方。猶您。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寧宗嘉泰三年》:“我與君家是白翎雀,他人鴻雁耳!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官媒議婚》:“秦樓此日招鳳侶,遣妾每特來執(zhí)伐,望君家殷勤肯首,早諧結髮?!?清 吳騫 《扶風傳信錄》:“都道君家一可人,亦隨儕侶問來因。”
酬酢
酬酢 (chóuzuò) 賓主互相敬酒(酬:向客人敬酒,酢:向主人敬酒),泛指交際應酬 exchange of toasts friendly intercourse 是故可與酬酢。——《易·系辭》 不尚酬酢周旋劉克莊名句,賀新郎(瓊花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