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表元《秋蟲嘆》:
夏蟲聲漸微,秋蟲聲漸繁。
微物何所知,時(shí)至不得間。
嗟我鏡中發(fā),亦復(fù)就凋殘。
凄然雜憂患,霜風(fēng)埽茅菅。
反不如彼蟲,自得草莽間。
所以達(dá)生士,逃名在空山。
客居雖云樂,不如早知還。
注釋參考
夏蟲
(1).夏天的蟲。 唐 元稹 《表夏》詩之七:“云鴻方警夜,籠雞正鳴曉……草厭夏蟲多,蜩螗定相擾。” 章炳麟 《菌說》:“麋鹿食薦,夏蟲茹腐,非甘之也。彼生乎其地,長乎其時(shí),則自以為適矣?!?/p>
(2).比喻識(shí)見短淺的人。用《莊子·秋水》典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勤求》:“幼弱則未有所知,衰邁則歡樂并廢……況於全百年者,萬未有一乎?諦而念之,亦無以笑彼夏蟲朝菌也?!?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隋書》:“ 宋 以后人不知古義,以緯書為怪誕,妄詆 鄭君 ,亦夏蟲之見矣?!眳⒁姟?夏蟲語冰 ”。
戴表元名句,秋蟲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貓貓罐頭鋪游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