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九齡《奉和圣制喜雨》:
艱我稼穡,載育載亭。
隨物應(yīng)之,曷圣與靈。
謂我何憑,惟德之馨。
誰云天遠,以誠必至。
太清無云,羲和頓轡。
于斯烝人,瞻彼非覬。
陰冥倏忽,沛澤咸洎。
何以致之。
我后之感。
無皋無隰,黍稷黯黯。
無卉無木,敷芬黮黤。
黃龍勿來,鳴鳥不思。
人和年豐,皇心則怡。
豈與周宣,云漢徒詩。
注釋參考
于斯
同“ 於此 ”?!冻o·漁父》:“ 屈原 既放,游於江潭……漁父見而問之曰:‘子非三閭大夫歟?何故至於斯。’” 三國 魏 李康 《運命論》:“‘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’、‘詒厥孫謀以燕翼子’者,昔吾先友,嘗從事於斯矣?!?晉 袁宏 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時值龍顏,則當年控三杰。 漢 之得材,於斯為貴?!?南朝 梁 任昉 《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》:“家國之事,一至於斯,非臣之尤,誰任其咎?!?/p>
烝人
民眾,百姓。 漢 蔡邕 《胡廣黃瓊頌》:“天之烝人,有則有類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天久不雨,烝人失所?!?唐 元結(jié) 《自述·述時》:“奢淫暴虐,昏惑而已。烝人苦之,上訴皇天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序種姓上》:“自貴其種而鳥獸殊族者,烝人之性所同也?!?/p>
非覬
非分的冀望。多指覬覦、謀奪帝位?!端螘⒕八貍鳌罚骸皫x諸人,同謀異志,王心不從利,忠不背本,執(zhí) 周天賜 而斬之……王若欲擬非覬,寧當如此乎?”
張九齡名句,奉和圣制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