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耶律履《朝中措》
何年仙節(jié)弭人寰。玉立紫云間。氣吐虹霓千丈,辭源江漢翻瀾。金門大隱,管中誰(shuí)見(jiàn),位列清班??慈【坪L(fēng)味,何如明月緱山。
注釋參考
氣吐虹霓
虹霓:天空出現(xiàn)的弧形彩帶。吐氣能成天上彩虹。形容氣魄很大。千丈
極言其長(zhǎng)、高、深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薪稾千車,船長(zhǎng)千丈?!?北周 庾信 《終南山義谷銘》:“壁立千丈,峯橫萬(wàn)仞?!?唐 白居易 《續(xù)古詩(shī)》之七:“盈盈一尺水,浩浩千丈河。”
辭源
(1).謂文辭或言辭如水之流,源源而來(lái)?!毒暗聜鳠翡洝ぷ诿芏U師》:“向者諸師述作罕窮厥旨,未若此疏,辭源流暢,幽賾煥然?!?/p>
(2).指滔滔不絕的言辭。 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第二折:“那里是敲金擊玉辭源響,則為這玉骨冰肌體段香。”
(3).大型詞典。《辭源》是一部語(yǔ)文性辭典。收錄內(nèi)容一般止于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漢語(yǔ)、一般詞語(yǔ)、常用詞語(yǔ)、成語(yǔ)、典故,兼收各種術(shù)語(yǔ)、人名、地名、書(shū)名、文物、典章制度。單字 12890 個(gè)(1979 年版),復(fù)詞 84134 條(1979 年版)。
江漢
(1). 長(zhǎng)江 和 漢水 。《書(shū)·禹貢》:“ 江 漢 朝宗於海。”《詩(shī)·小雅·四月》:“滔滔 江 漢 ,南國(guó)之紀(jì)?!?朱熹 集傳:“ 江 漢 ,二水名?!?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(guó)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》:“ 江 漢 之間,不驚雞犬; 樊 襄 之下,更多冠蓋。” 清 黃景仁 《黃鶴樓用崔韻》:“欲把登臨倚長(zhǎng)笛,滔滔 江 漢 不勝愁。”
(2).指 長(zhǎng)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荊楚 之地,在今 湖北省 境內(nèi)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四十:“ 江 漢 之君,悲其墜屨, 少原 之?huà)D,哭其亡簪?!薄逗鬂h書(shū)·荀彧傳》:“ 紹 既新敗,眾懼人擾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遠(yuǎn)兵 江 漢 ,若 紹 收離糾散,乘虛以出,則公之事去矣?!薄段倪x·江淹<望荊山>詩(shī)》:“奉義至 江 漢 ,始知 楚 塞長(zhǎng)?!?李善 注:“ 江 漢 , 荊 楚 之境也?!?/p>
(3).指 長(zhǎng)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巴 蜀 之地。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枯棕》詩(shī):“嗟我 江 漢 人,生成復(fù)何有?” 仇兆鰲 注:“ 江 漢 ,指 巴 蜀 。”
(4).指 長(zhǎng)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(qū)。 陳毅 《吟fan{1|1}攻形勢(shì)》:“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,中原重見(jiàn) 李 鄭 回?!?/p>
翻瀾
波瀾翻卷。 唐 李賀 《巫山高》詩(shī):“碧叢叢,高插天, 大江 翻瀾神曳煙?!?清 周亮工 《書(shū)影》卷四:“見(jiàn) 吳道子 畫(huà)水,在佛殿后樑短壁上。波濤洶涌,翻瀾駭沫,仰視之,目為之眩。”
耶律履名句,朝中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