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敬和老人青梅》:
雪水迎風細作鱗,青青又是故園春。
只知和鼎非凡子,豈料升盤有苦人。
還我核來機轉(zhuǎn)熟,寄渠花去意猶新。
側(cè)生底事?lián)u車頰,空作漁陽一點顰。
注釋參考
和鼎
(1).謂調(diào)味。古以鹽、梅調(diào)味,因以“和鼎”指鹽、梅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造神麴并酒等》:“芳越薰椒,味超和鼎?!?石聲漢 注:“鹽、梅?!?/p>
(2).比喻輔佐君主的宰臣?!段簳と纬峭醭蝹鳌罚骸俺颊\才非臺弼,智闕和鼎?!?唐 張九齡 《敕賜寧王池宴》詩:“徒參和鼎地,終謝巨川舟?!眳⒁姟?和羹 ”。
凡子
平常人。 唐 韓愈 《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》:“吾以齟齬窮,一女,憐之,必嫁官人,不以與凡子?!?宋 陸游 《表侄江坰種竹名筠坡來求詩》:“一事卻須常自勉,勿容凡子得同游?!?/p>
洪咨夔名句,敬和老人青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