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去相過吾得計,定應(yīng)掎角待伊尼
出自宋代史堯弼《師伯渾至青神約訪而潛歸以詩相別因戲之》:
開門脫兔豈非癡,空費追亡急作詩。
雪月會知思戴老,棗瓜方欲問安期。
夢魂莫逐人千里,遙夜還同月一規(guī)。
此去相過吾得計,定應(yīng)掎角待伊尼。
注釋參考
相過
(1).謂太陽過赤道內(nèi)外各二十三度半?!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叭赵轮幸?,分,同道也;至,相過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二分日夜等,故言同道。二至長短極,故相過。” 楊伯峻 注:“ 談遷 《國榷》引 明 李天經(jīng) 曰:‘太陽行黃道中線,迨二分而黃道與赤道相交,是為同道。二至則過赤道內(nèi)外各二十三度,是謂相過。’”
(2).互相超越?!豆茏印ぶ螄罚骸肮氏韧跏罐r(nóng)、士、商、工四民交能易作,終歲之利,無道相過也,是以民作一而得均?!薄段淖印ぷ匀弧罚骸叭绱思慈f物一齊無由相過?!?宋 蘇軾 《儒者可與守成論》:“德既無以相過,則智勝而已矣?!?/p>
(3).互相往來?!渡叹龝け亍罚骸肮试簧魇谷姛o相過,此盛力之道?!?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若夫 翁伯 、 濁 、 質(zhì) 、 張里 之家,擊鐘鼎食,連騎相過, 東京 公侯,壯何能加!” 唐 韓愈 《長安交游者贈孟郊》詩:“親朋相過時,亦各有以娛?!?/p>
得計
[succeed in one's scheme] 計謀獲得成功
奪取對政府的控制權(quán)的陰謀得計
詳細(xì)解釋(1).契合心意?!肚f子·徐無鬼》:“於蟻棄知,於魚得計,於羊棄意?!?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:“蟻得水則死,魚得水則生,羊得水則病。”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:“魚相忘於江湖……故曰於魚得計。”
(2).計策得當(dāng)?!俄n非子·說難》:“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,説者與知焉,如此者身危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終制》:“今雖混一,家道罄窮,何由辦此奉營資費?且 揚都 污毀,無復(fù)孑遺,還被下濕,未為得計?!?唐 韓愈 《送靈師》詩:“投身豈得計,性命甘徒捐?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整頓黨的作風(fēng)》:“一切狡猾的人,不照科學(xué)態(tài)度辦事的人,自以為得計,自以為很聰明,其實都是最蠢的,都是沒有好結(jié)果的?!?/p>
(3).謂計謀得以實現(xiàn)?!段饔斡洝返谄呶寤兀骸皡s説那老魔吞了 行者 ,以為得計,徑回本洞?!?/p>
掎角
(1).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。語本《左傳·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 晉 人角之,諸戎掎之,與 晉 掊之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角之謂執(zhí)其角也;掎之言戾其足也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陸遜傳》:“掎角此寇,正在今日?!?唐 陳子昂 《上西蕃邊州安危事》:“今欲掎角亡叛,雄將邊疆,惟倚 金山 諸蕃,共為形勢?!?/p>
(2).謂分兵互相呼應(yīng)。《舊唐書·德宗紀(jì)下》:“宜令諸道各出師徒,掎角齊進(jìn)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書光顯寺戰(zhàn)事》:“當(dāng)是時,先 修親王 屯 歸化城 , 順承郡王 屯 賀蘭山 ,互相掎角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十六章:“那天從 松山 和 乳峰山 兩處撤退時,留下了幾千人馬和十幾門大炮在幾座營寨中,以便與 松山城 互為掎角,抗擊 清 兵?!?/p>
(3).偏斜,不正相對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桑柘》:“栽后二年,慎勿採、沐。大如臂許,正月中移之。率十步一樹,正欲小掎角,不用正相當(dāng)?!?/p>
伊尼
梵文的鹿名。《事物異名錄·獸畜·鹿》引《翻譯名義集》:“佛書謂鹿為伊尼。” 宋 黃庭堅 《德孺五丈和之字詩韻難而愈工輒復(fù)和成可發(fā)一笑》詩:“照灘禽郭索,燒野得伊尼?!痹ⅲ骸癌z伊尼﹞云鹿名,出佛書?!?任淵 注:“郭索謂蟹?!?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救女》:“什么伊尼大王,我聞佛書謂鹿為伊尼,這定然是鹿精?!?/p>
史堯弼名句,師伯渾至青神約訪而潛歸以詩相別因戲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