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條遵廣達,九軌尚安貞
出自唐代封孟紳《賦得行不由徑(一作蕭昕詩)》:
欲速意何成,康莊欲砥平。
天衢皆利往,吾道泰方行。
不復由萊徑,無由見蔣生。
三條遵廣達,九軌尚安貞。
紫陌悠悠去,芳塵步步清。
澹臺千載后,公正有遺名。
注釋參考
三條
(1).見“ 三條路 ”。
(2).指 北條山 、 中條山 、 南條山 。 唐 皎然 《送沉居士還太原》詩:“浪花飄一葉,峯色向三 條 ?!?/p>
九軌
(1).可容九輛車并列行駛的路面寬度?!吨芏Y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國中九經(jīng)九緯,經(jīng)涂九軌。” 鄭玄 注:“經(jīng)緯之涂,皆容方九軌。軌,謂轍廣。乘車六尺六寸,旁加七寸,凡八尺,是為轍廣。九軌積七十二尺,則此涂十二步也。旁加七寸者,輻內(nèi)二寸半,輻廣三寸半,綆三分寸之二,金轄之間,三分寸之一。”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經(jīng)途九軌,城隅九雉?!?宋 蘇軾 《贈眼醫(yī)王生彥若》詩:“如行九軌道,并驅(qū)無擊轂。” 清 唐甄 《潛書·法王》:“執(zhí)此致之,直而無曲,顯而無隱,如行九軌之途,更無他歧?!?/p>
(2).指城中大道。 宋 蘇轍 《賀雪御筵謝狀》:“九軌澄清,已消塵壒之濁;三農(nóng)踴躍,載歌牟麥之豐?!?/p>
(3).泛指大路。 清 劉大櫆 《祭尹少宰文》:“公循九軌,徑趨其鄉(xiāng)?!?/p>
(4).猶言眾車。 宋 陸游 《度浮橋至南臺》詩:“九軌徐行怒濤上,千艘橫繫大江心。”
安貞
靜而正。語本《易·坤》:“安貞吉……《彖》曰:安貞之吉,應地無疆?!?漢 蔡邕 《上封事陳政要七事》:“坤為地道,《易》稱安貞,陰氣憤盛,則當靜反動?!?唐 楊炯 《盂蘭盆賦》:“上寥廓兮法天,下安貞兮象地?!?/p>
封孟紳名句,賦得行不由徑(一作蕭昕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