迄為萬世害,三教乃并馳
出自宋代方回《學(xué)詩吟十首》:
楊氏昔為我,老子實(shí)似子。
墨氏昔兼愛,釋迦亦如之。
孟子辟楊墨,有功此一時。
似仁與似義,暗傳匪明垂。
梵語東漢譯,玄門西晉師。
迄為萬世害,三教乃并馳。
獨(dú)一韓文公,張我正正旗。
濂洛有諸老,此盛彼遂衰。
注釋參考
萬世
萬世 (wànshì) 很多世代;年代久遠(yuǎn) all ages 萬世師表三教
(1). 漢 儒謂 夏 尚忠, 殷 尚敬, 周 尚文,稱為“三教”。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三教》:“王者設(shè)三教者何…… 夏 人之王教以忠,其失野,救野之失莫如敬; 殷 人之王教以敬,其失鬼,救鬼之失莫如文; 周 人之王教以文,其失薄,救薄之失莫如忠?!?/p>
(2).指儒家的施教內(nèi)容,包括六德、六行、六藝、合稱“三德”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治學(xué)》:“先王立教官,掌教國子。教以六德,曰智、仁、圣、義、中、和。教以六行,曰孝、友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。教以六藝,曰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(shù)。三教備,而人道畢矣?!?/p>
(3).佛教傳入我國后,稱儒、道、釋為“三教”?!侗笔贰ぶ鼙炯o(jì)下》:“十二月癸巳,集羣官及沙門道士等,帝升高座,辨釋三教先后。以儒教為先,道教次之,佛教為后?!?唐 牛肅 《牛應(yīng)貞》:“學(xué)窮三教,博涉多能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三教》:“上問曰:‘三教何者為貴?’對曰:‘釋如黃金,道如白璧,儒如五穀?!显唬骸羧?,則儒賤邪?’對曰:‘黃金白璧,無亦何妨;五穀於世,豈可一日闕哉!’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補(bǔ)白二》:“佛教初來時便大受排斥,一到理學(xué)先生談禪,和尚做詩的時候,‘三教同源’的機(jī)運(yùn)就成熟了?!?/p>
并馳
齊頭并進(jìn)?!冻o·離騷》:“屯余車其千乘兮,齊玉軑而并馳?!?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,仰齊足而并馳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於時 正始 餘風(fēng),篇體輕澹,而 嵇 、 阮 、 應(yīng) 、 繆 ,并馳文路矣?!?
方回名句,學(xué)詩吟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海綿果凍人快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