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送方漳浦》:
頗聞送者詩盈軸,我有樵歌子試聽。
巖邑雖然人所畏,畬民均是物之靈。
二升飯了官中事,一字廉真座右銘。
見說守侯如召杜,斷無走吏至公庭。
注釋參考
巖邑
險要的城邑?!蹲髠鳌る[公元年》:“ 制 ,巖邑也, 虢叔 死焉?!?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襄城公鄭偉墓志銘》:“國有巖邑,朝多君子?!?唐 劉孝孫 《早發(fā)成皋望河》詩:“清晨發(fā)巖邑,車馬走轘轅。” 清 方文 《送劉孔安北上》詩:“出宰兩巖邑,弘譽東西馳?!?/p>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(rèn)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。——魯迅《故鄉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畬民
亦作“畬民”。 畬 族古稱。因從事畬耕(即刀耕火種),故名。古時分布在今 閩 、 粵 、 贛 、 浙 四省的山區(qū)。 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閩蠻互稱》:“竊思今之 連江 、 羅源 及 順昌 諸邑山谷間,有一種村氓,男女皆椎魯,力作務(wù)農(nóng),數(shù)姓自相婚姻,謂之 畬 民,字也作佘?!眳⒁姟?畬族 ”。
劉克莊名句,送方漳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