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次韻答寶覺》:
芒鞋竹杖布行纏,遮莫千山更萬山。
從來無腳不解滑,誰信石頭行路難。
注釋參考
從來
從來 (cónglái) 向來,一向——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,表示動作、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;all along 從來如此不解
(1).不能解開;不能分開。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心絓結(jié)而不解兮,思蹇產(chǎn)而不釋?!?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楚苗 之食,安胡之飰,摶之不解,一啜而散。” 明 李贄 《過桃園謁三義祠》詩:“誰識 桃園 三結(jié)義,黃金不解結(jié)同心。”
(2).不能解救;不能和解。 漢 孔融 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,臨難而王不拯,則士亦將高翔遠引?!?柳青 《狠透鐵》:“有時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惡痛絕,好象結(jié)了不解之仇?!?/p>
(3).不止;不罷休。《漢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歸獄不解,茲謂追非,厥水寒,sha{1-1}人?!?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。解,止也。追非,遂非也?!?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十七:“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,女家不要,非得麻花被不解?!?/p>
(4).不懂,不理解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推其所由,似元不解音聲。” 唐 李白 《月下獨酌》詩之一:“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李筌 注《陰符經(jīng)》,至‘禽獸之制在氣’經(jīng)年不解,夢烏衣人教之,遂通其義?!?余開選 《獅子》:“‘你要干啥?’ 王天明 不解地問?!?/p>
不懈怠。《詩·大雅·假樂》:“不解於位,民之攸塈?!薄抖Y記·雜記下》:“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?!?/p>
信石
砒石的別稱。制劇毒藥砒毒霜的原料,以產(chǎn)于 信州 (即今 江西 上饒縣 一帶)而得名。亦借稱pi{1~1}霜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四·砒石》:“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 ,故人呼為信石?!?/p>
行路難
(1).行路艱難。亦比喻處世不易。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詩:“風(fēng)塵荏苒音書絶,關(guān)塞蕭條行路難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太行路》詩:“行路難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間?!?/p>
(2).樂府雜曲歌辭名。內(nèi)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。原為民間歌謠,后經(jīng)文人擬作,采入樂府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《行路難》三首都較著名?!稌x書·袁山松傳》:“初, 羊曇 善唱樂, 桓伊 能挽歌,及 山松 《行路難》繼之,時人謂之‘三絶’?!?陳去病 《少年行》之三:“勸君莫誦《行路難》,勸君莫復(fù)居 長安 。”
蘇軾名句,次韻答寶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