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舜民《打麥》:
打麥打麥,彭彭魄魄。
聲在山南應(yīng)山北,四月太陽出東北。
才離海嶠麥尚青,轉(zhuǎn)到天心麥已熟。
鹖旦催人夜不眠,竹雞叫雨云如墨。
大婦腰鐮出,小婦具筐逐。
上垅先捋青,下垅已成束。
田家以苦乃為樂,敢憚頭枯面焦黑。
貴人薦廟已嘗新,酒醴雍容會所親。
曲終厭飫勞童仆,豈信田家未入脣。
盡將精好輸公賦,次把升斗求市人。
麥秋正急又秧禾,豐歲自少兇歲多,田家辛苦可奈何。
將此打麥詞,兼作插禾歌。
注釋參考
打麥
(1).用工具使麥子去皮或脫粒。 宋 陸游 《禽言》詩:“老翁老尚健,打麥持作飯。”如:打麥場。
(2).兒童的一種游戲。有節(jié)奏地以掌相拍打,聲音像打麥,故稱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博弈嬉戲·打麥》:“《唐書》: 武元衡 之將遇害也,京師童謡曰:‘打麥三三三?!袼變簯蛴写螓?,鼓掌作打麥聲,后必三拍之,抑緣此也?!眳㈤啞杜f唐書·武元衡傳》。
彭魄
象聲詞。 宋 方岳 《扣角》詩:“東家打麥聲彭魄,西家繅絲雪能白?!?/p>
廣大無邊貌。 漢 揚雄 《太玄·中》“昆侖旁薄幽” 晉 范望 注:“昆,渾也,侖,淪也,天之象也。旁薄,猶彭魄也,地之形也。幽,隱也。言天渾淪而包於地,地彭魄而在其中?!?/p>
張舜民名句,打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