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麥
聲在山南應山北,四月太陽出東北。
才離海嶠麥尚青,轉到天心麥已熟。
鹖旦催人夜不眠,竹雞叫雨云如墨。
大婦腰鐮出,小婦具筐逐。
上垅先捋青,下垅已成束。
田家以苦乃為樂,敢憚頭枯面焦黑。
貴人薦廟已嘗新,酒醴雍容會所親。
曲終厭飫勞童仆,豈信田家未入脣。
盡將精好輸公賦,次把升斗求市人。
麥秋正急又秧禾,豐歲自少兇歲多,田家辛苦可奈何。
將此打麥詞,兼作插禾歌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打麥打麥,彭彭魄魄,聲音發(fā)在山南,回聲響在山北。
四月里太陽從東北升起,剛爬上山尖,麥兒還青,
轉到中天,麥穗已黃熟。
鹖旦不停地叫著,催著農民們早早起床;竹雞又鳴起,報告大雨將來,烏云如墨。
大婦帶著鐮刀出門,小婦背上筐子跟著。
上田垅先捋取青穗,下田垅麥已捆成束。
田家以苦為樂,怕什么頭發(fā)枯黃面容焦黑?
達官貴人們祭祖后已經嘗新,喝著酒大宴賓客。
一曲奏罷吃飽喝足犒賞奴仆,怎能想到農民們一口也沒吃著?
他們把好麥都交了租賦,又把剩下的上市場去出售。
正忙著收麥又要趕著插秧,畢竟豐年太少兇年太多,田家辛苦是無可奈何!
獻上我的打麥詞,又當作一首插秧歌。
注釋
彭彭魄魄:象聲詞,打麥的聲音。
海嶠(jiào):海中的山,指日出之處。
鶡(hé)旦:古籍中記載的鳥名,一說寒號蟲。
竹雞:鳥名,分布于江南,形比鷓鴣小,好啼,喜居竹林,故名。
大婦:大兒媳。 腰:腰間插著。
具:準備。逐:追。
上垅:走進麥田。捋(luō):用手握住抹下來。
束:捆。
敢憚(dàn):不怕。
薦廟:用新麥祭祖。 嘗新:嘗食新麥。
酒醴(lǐ):美酒。 雍容:華貴大方。 會所親:和親友聚會。
厭飫(yù):吃飽喝足之后的剩余。 勞:賞給。
豈信:怎么相信。 未入唇:未曾進過嘴。
輸:送。 公賦:公糧。
求市人:求人買。 市:買。
麥秋:收麥季節(jié)。 秧禾:插秧。
打麥問答
問:《打麥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打麥的作者是張舜民
問:打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打麥是宋代的作品
問:打麥打麥,彭彭魄魄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打麥打麥,彭彭魄魄 出自 宋代張舜民的《打麥》
問:打麥打麥,彭彭魄魄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打麥打麥,彭彭魄魄 的下一句是 聲在山南應山北,四月太陽出東北。
問:出自張舜民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張舜民名句大全
- 望江南鐘陵好,家世仰仙卿。衣帶不須藏貝葉,集賢何用化金瓶。且欲佐中興。期早晚,丹詔下天庭。不許南州猶弭節(jié),促歸東府共和羹。膏澤遍寰瀛。
- 贈五祖山凈老欲知祖意路堂堂,滿目湖山自放光。林涌亂云迎馬足,峰回荒磴上羊腸。心花肯逐春同老,法雨何妨歲用康。試向樵夫問端的,白蓮生處是吾鄉(xiāng)。
-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上巳會許公亭許開壯觀舊平津,今日還延相閣賓。茅社一臨封國地,花亭三見禊杯春。隨車和氣蒙魚鳥,即席高吟動鬼神。西北連年參幕府,東風長忝從游人。
- 紹興祀皇地祗十五首[姑洗為徽]至哉坤元,乃順承天。厚德載物,含洪八埏。日北多暑,祀閏吉蠲。式照毋事,敢告恭虔。
- 池上小娃撐小艇,偷采白蓮回。不解藏蹤跡,浮萍一道開。
- 司天臺拂云朱檻捧昭回,靜對銅渾水鏡開。太史只知頻奏瑞,蒼生無計可防災。景公進德星曾退,漢帝推誠日為回。何事曠官全不語,好天良月鎖高臺。
- 江上標簽:抒情江北秋陰一半開,晚云含雨卻低回。青山繚繞疑無路。忽見千帆隱映來。
- 宿孔鎮(zhèn)觀雨中蛛絲五首雨打蛛絲不打蛛,雨來蛛入畫檐隅。網羅滿腹輸渠巧,也只蠅蚊命屬渠。
- 和仁仲春日十絕洛陽風俗事栽花,流水園林眇一涯。移得舊根春不老,錯疑蜂蝶過鄰家。
- 禽獸昆蟲之孝十首猿不忍身逃箭,知為母塞瘡。人心有如此,獸面本何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