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解剎那知佛性,不勞更喻幾塵沙
出自唐代廣宣《圣恩顧問,獨游月磴閣,直書其事應制》:
禪居河畔無多地,來往尋春物正華。
磴道上盤千畝竹,欄干低壓萬人家。
檐前施飯來飛鳥,林下行香踏落花。
自解剎那知佛性,不勞更喻幾塵沙。
注釋參考
自解
(1).自我辯解;自作解說。《韓非子·難三》:“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,君不知,則有 燕操 、 子罕 、 田常 之賊;知之,則以 管仲 、寺人自解?!薄稘h書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臣 音 當先受誅,豈有以自解哉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總評》:“忽以奈何問天,天亦不能自解?!?/p>
(2).自求解脫;自行脫落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而不能自解者,物有結之。”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賢能令人戰(zhàn)勝攻取,不能自解於刀鋒,免剝刺之患。”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上·許楊》:“ 晨 遂收 楊 下獄,而械輒自解?!薄睹魇贰钔⒑蛡鳌罚骸敖o事、御史交章論 王瓊 罪狀,下詔獄。 瓊 迫,疏訐 延和 以自解?!?/p>
(3).自請解職。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:“親老家貧,起為州祭酒,不堪吏職,少日,自解歸?!?/p>
剎那
剎那 (chànà) 極短的時間;一念之間 instant;split second佛性
(1).佛教名詞。謂眾生覺悟之性。《涅槃經》卷二七:“我常宣説一切眾生悉有佛性?!薄侗饼R書·杜弼傳》:“聞卿精學,聊有所問,經中佛性、法性,為一為異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五:“此迺泥土瓦礫合成,安得有佛性耶?” 清 龔自珍 《法性即佛性論》:“宗--今立法性即佛性。”
(2).借指禮佛修行之心性。參見“ 佛性禪心 ”。
塵沙
(1).塵埃與沙土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疾風千里兮吹塵沙?!?元 虞集 《城東觀杏花》詩:“緑水滿溝生杜若,暖云將雨少塵沙。” 李季 《玉門兒女出征記》詩十七:“寒流隨風漫大地,午夜里風怒號飛卷塵沙?!?/p>
(2).喻污濁,戰(zhàn)亂。 清 顧炎武 《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》詩:“遙望 天壽山 ,猶在浮云間。長嘆未及往,塵沙沒中原?!?蔡有守 《送陳樹人居若明之日本》詩:“鄉(xiāng)邦回首塵沙惡,一往夷嵎欲幾年?!?/p>
(3).猶塵世。 宋 梅堯臣 《和永叔景靈致齋見懷》:“不嗟門外塵沙苦,只覺壺中歲月長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蒙城清燕堂》詩:“飄然一往何時得,俯仰塵沙欲作翁。”
廣宣名句,圣恩顧問,獨游月磴閣,直書其事應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