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炎《送劉都干》:
本嘆儒冠誤,因思學六韜。
侵尋身尚困,凌厲氣當豪。
生理舊良薄,親年今已高。
匣中雄劍在,早去樹旗旄。
注釋參考
雄劍
亦作“雄劒”。1.指 春秋 吳國 干將 所鑄二劍之一?!短接[》卷三四三引《列士傳》:“ 干將 、 莫耶 為 晉君 作劒,三年而成。劒有雄雌,天下名器也。乃以雌劒獻君,留其雄者。謂其妻曰:‘吾藏劒在南山之陰,北山之陽。松生石上,劒在其中矣。君若覺,殺我,爾生男以告之。’及至,君覺,殺 干將 。妻后生男,名 赤鼻 ,具以告之。 赤鼻 ……乃逃 朱興山 中,遇客,欲為之報,乃刎首,將以奉 晉君 ??土铊Z煑之,頭三日跳不爛。君往觀之,客以雄劒倚擬君,君頭墮鑊中?!?/p>
(2).泛指寶劍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七勵》:“拭龍泉之雄劍,瑩 魏國 之寶刀。” 唐 李白 《門有車馬客行》:“雄劍藏玉匣,陰符生素塵?!?明 何景明 《雨夜》詩:“高歌視雄劍,慷慨為誰攜?!?/p>
旗旄
亦作“旂旄”。注犛牛尾于桿首的旌旗,軍將所建。 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人之稱大丈夫者,我知之矣……其在外則樹旗旄,羅弓矢,武夫前呵,從者塞途,供給之人各執(zhí)其物,夾道而疾馳。”《舊唐書·田弘正傳》:“天慈遽臨,免書罪累,朝章薦及,仍委旂旄,錫封壤於全藩,列班榮於八座。” 宋 曾鞏 《飲歸亭記》:“然而旗旄鐲鼓,五兵之器,便習之利,與夫行止步趨遲速之節(jié),皆宜有法,則其所教亦非獨射也?!?/p>
王炎名句,送劉都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