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事亦墮甑,天理真循環(huán)
出自宋代虞儔《林子長見示悼鶴之詩若不能釋然者因次韻以廣》:
君家青田姿,見之毛骨寒。
方當(dāng)秋露警,遽迫夏景殘。
年來縱飲啄,意外失防閑。
誰歟不具眼,死之于汝安。
竹林有馀蔭,荷塘豈不寬。
正坐出門誤,寧虞行路難。
因思出處理,士君子惟艱。
方其窮居時,孤進無還丹。
山林欲長往,鐘鼎夫豈慳。
一朝隴書至,倏若登天翰。
肉食無遠(yuǎn)謀,伐檀譏素餐。
失身墜戮辱,無乃佞與奸。
逐兔牽黃犬,東門那得還。
竟死咸陽市,慟哭何辛酸。
丹涂布衣愿,恨不蒯與菅。
富貴履危機,悵望扶搖摶。
世事亦墮甑,天理真循環(huán)。
向來京口銘,俯仰成悲歡。
世無薛公筆,想像付永嘆。
注釋參考
世事
世事 (shìshì) 世上的事 affairs of human life 早歲那知世事艱,中原北望氣如山?!稌鴳崱? 人情世故 worldly wisdom 善于世事墮甑
《后漢書·孟敏傳》:“﹝ 孟敏 ﹞客居 太原 。荷甑墯地,不顧而去。 林宗 見而問其意。對曰:‘甑以破矣,視之何益?’”后因以“墮甑”比喻事已過去,無法挽回,不必再作無益的回顧。 宋 陸游 《三月十六日作》詩:“功名墮甑誰能問,羞作饑鷹夜掣韛?!?吳恭亨 《感時二首寄君復(fù)鈍庵》詩:“游山歷歷詩堪霸,墮甑沉沉口不談?!?/p>
天理
(1) [natural's law]∶自然法則;天道,天然的組織結(jié)構(gòu)
依乎天理。——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
(2) [heavenly principles;moral principles]∶宋代的理學(xué)家認(rèn)為封建lun{1-1}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,把它叫做“天理”
(3) [moral principles;morality]∶道義
(4) [nature;natural instincts]∶天性
詳細(xì)解釋(1).天道,自然法則?!肚f子·天運》:“夫至樂者,先應(yīng)之以人事,順之以天理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賦》:“談天理之開基,辯人道之始終?!?宋 李格非 《洛陽名園記·大字寺園》:“其水其木,至今猶存,而曰堂曰亭者,無復(fù)彷彿矣!豈因於天理者可久,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?”
(2). 宋 代理學(xué)家把封建lun{1-1}理看作永恒的客觀道德法則,稱“天理”。 宋 朱熹 《答何叔京》之二八:“天理只是仁、義、禮、智之總名,仁、義、禮、智便是天理之件數(shù)。”
(3).泛指道義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四:“自道神鬼莫測,豈知天理難容?”《紅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嬸娘怎么樣待你?你這么沒天理,沒良心!” 洪深 《貧民慘劇》第三幕:“天理良心,做這種的事情!”
(4).猶天性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夫物之感人無窮,而人之好惡無節(jié),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。人化物也者,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理,性也,是天之所生本性滅絶矣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誘于可誘而天理滅矣?!?/p>
(5).星名。《隋書·天文志上》:“魁中四星,為貴人之牢,曰天理也。”
循環(huán)
循環(huán) (xúnhuán) 以環(huán)形、回路或軌道運行;沿曲折的路線運行;特指運行一周而回到原處 circulate;circle虞儔名句,林子長見示悼鶴之詩若不能釋然者因次韻以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