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行月大師求頌》:
霽明夜永月行空,破暗真光默默中。
一點至靈虛且應,十方圓鑒照而沖。
床頭爐篆浮寒紫,壁上龕燈對冷紅。
個里宗乘消息在,蒲{1|1}團紙帳舊家風。
注釋參考
一點
一點 (yīdiǎn) 漢字的一種筆畫。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point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量 a little;a bit 做一點事 一方面,一部分 side 抓住一點,不及其余 一小時 a hour 下午一點至靈
(1).極靈妙。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封公侯》:“天雖至神,必因日月之光;地雖至靈,必有山川之化?!?/p>
(2).指極靈異的神物。 晉 郭璞 《山海經圖贊·燭龍》:“天缺西北,龍銜火精。氣為寒暑,眼作昏明。身長千里,可謂至靈?!迸f題 唐 柳宗元 《龍城錄·神堯皇帝破龍門賊》:“信知圣王所向,至靈亦先為佐佑焉。”
十方
十方 (shífāng) 指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十個方位 ten directions圓鑒
周密地審察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總術》:“才之能通,必資曉術,自非圓鑒區(qū)域,大判條例,豈能控引情源,制勝文苑哉!”
釋正覺名句,行月大師求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