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孟堅《甲辰歲朝把筆》:
四十五番見除夕,稍知慚愧此之日。
小時辛苦習科場,惟恐一官得未得。
二十七歲方塵忝,又閱八年初實歷。
又閱十年滿兩任,汲汲皇皇望通籍。
況逾百指家累重,蔭贍浩穰憂不給。
所以中心懷蹐跼,每至歲朝常戚戚。
前年涉險趨淮幕,去年舉剡甫及格。
猶自奔波趁班見,來往時時在涂陌。
今年事定已改官,分邑不遠近鄉(xiāng)國。
秋風行可報瓜熟,便得怡愉奉慈色。
所以親邊知自幸,笑語團欒竟通夕。
雖然丈夫致君澤{1~1}民事業(yè)匪僅此,要是此去無限隔。
但辦勞心供撫字,忠信尚可行蠻貊。
斷不依阿事嫵媚,亦不聚斂求封殖。
升而戾天沈而淵,一聽天公無固必。
若綴班行盡向高,爐香夾侍螭坳側。
剩擬抗論高回天,粗有外氏之遺策。
或分一壘向邊疆,愿作長城如李勣。
霜臺直筆屏奸回,機幕飛毫草文檄。
更令小試經綸手,黼黻曾夢江淹筆。
不然種花蒔藥老海濱,卻覓長年當官職。
注釋參考
除夕
[New Year’s Eve] 元旦前夜
詳細解釋(1).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。舊歲至此夕而除,次日即新歲,故稱。 晉 周處 《風土記》:“至除夕,達旦不眠,謂之守歲?!薄都魺粜略挕と礁5刂尽罚骸案耙谎?,當是除夕,君可于家專待?!?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除夕》:“京師謂除夕為三十晚上?!?/p>
(2).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。 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一章:“在這除夕的年夜里,她就約了幾個同鄉(xiāng)、同學和朋友到她的公寓來過年?!比纾撼χ?。
(3).舊俗亦指冬至夜。 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天時地志》:“《太平廣記·盧頊傳》‘是日冬至除夜, 盧 家備粢盛之具。’是冬至夜亦名除夕也?!?/p>
慚愧
慚愧 (cánkuì)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;羞愧 be shamed 幸運,僥幸 lucky 那王俊得知這個消息,叫聲慚愧,幸而預先走脫了。——《蕩寇志》趙孟堅名句,甲辰歲朝把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