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楊柳枝二十韻》:
小妓攜桃葉,新聲蹋柳枝。
妝成剪燭后,醉起拂衫時。
繡履嬌行緩,花筵笑上遲。
身輕委回雪,羅薄透凝脂。
笙引簧頻暖,箏催柱數(shù)移。
樂童翻怨調(diào),才子與妍詞。
便想人如樹,先將發(fā)比絲。
風(fēng)條搖兩帶,煙葉貼雙眉。
口動櫻桃破,鬟低翡翠垂。
枝柔腰裊娜,荑嫩手葳蕤。
唳鶴晴呼侶,哀猿夜叫兒。
玉敲音歷歷,珠貫字累累。
袖為收聲點,釵因赴節(jié)遺。
重重遍頭別,一一拍心知。
塞北愁攀折,江南苦別離。
黃遮金谷岸,綠映杏園池。
春惜芳華好,秋憐顏色衰。
取來歌里唱,勝向笛中吹。
曲罷那能別,情多不自持。
纏頭無別物,一首斷腸詩。
注釋參考
桃葉
(1). 晉 王獻之 愛妾名?!稑犯娂で迳糖o二·桃葉歌》 郭茂倩 解題引《古今樂錄》:“ 桃葉 , 子敬 妾名…… 子敬 , 獻之 字也?!?宋 張敦頤 《六朝事跡·桃葉渡》:“ 桃葉 者, 王獻之 愛妾名也;其妹曰 桃根 ?!?/p>
(2).借指愛妾或所愛戀的女子。 唐 皇甫松 《江上送別》詩:“隔筵 桃葉 泣,吹管杏花飄?!?宋 周邦彥 《三部樂·梅雪》詞:“倩誰摘取,寄贈情人 桃葉 ?!?清 唐孫華 《賀王冰庵太守納姬》詩之一:“許迎 桃葉 久逡巡,誰道褰幃事果真。”
(3).指《桃葉歌》。 唐 張登 《上巳泛舟得遲字》詩:“《竹枝》游女曲,《桃葉》渡江詞?!?唐 孟郊 《答晝上人止讒作》詩:“俗侶唱《桃葉》,隱仙鳴桂琴。” 寧調(diào)元 《柬蛻庵》詩:“曾因姊妹吟《桃葉》,若為芳菲惜《柳枝》?!?/p>
(4).指 桃葉渡 。 清 方回 《訪張文峙王穆如有感》詩:“卜居 桃葉 鄰秋水,貪看梅花破曉煙?!?/p>
新聲
(1).新作的樂曲;新穎美妙的樂音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 平公 説新聲?!?晉 陶潛 《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》詩:“清歌散新聲,緑酒開芳顏。” 唐 孟郊 《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》:“握中有新聲, 楚 竹人未聞?!?元 王士熙 《李宮人琵琶引》:“新聲不用黃金撥,玉指蕭蕭弄晚涼?!?章炳麟 《辨詩》:“ 李延年 復(fù)依西域《摩訶兜勒》之曲,以造新聲二十八解。”
(2).指新樂府辭或其他不能入樂的詩歌。 姚華 《論文后編》:“詩本樂章,自古辭不入今樂,則變?yōu)樾侣?,及其遞變,新聲又不入樂, 宋 元 而后,悉為徒詩矣。” 康有為 《與菽園論詩》詩:“新世瑰奇異境生,更搜 歐 亞 造新聲?!?/p>
柳枝
(1).柳樹的枝條。 唐 岑參 《送懷州吳別駕》詩:“ 灞上 柳枝黃,壚頭酒正香?!?元 貫云石 《殿前歡》曲:“夜啼烏,柳枝和月翠扶疎?!薄都t樓夢》第二六回:“不期這一哭,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鳥棲鴉,一聞此聲,俱‘忒楞楞’飛起遠避,不忍再聽。” 巴金 《抹布集·第二的母親》:“白的衣服、紅的凈水瓶、綠的柳枝,我都記得很清楚。”
(2).古樂府曲調(diào)名。又稱《楊柳枝》。 后蜀 何光遠 《鑒誡錄·亡國音》:“《柳枝》者,亡 隋 之曲。 煬帝 將幸 江都 ,開 汴河 ,種柳……有是曲也。” 宋 張先 《武陵春》詞:“看著嬌妝聽《柳枝》,人意覺春歸?!?/p>
(3).詞調(diào)名。又稱《楊柳枝》。蓋由樂府橫吹曲《折揚柳》演變而來。有三體:(1)單調(diào),二十八字,四句,句七字。平韻。形似七言絕句,聲律較靈活,平仄不拘定。 前蜀 牛嶠 《柳枝》詞五首即用此調(diào)。(2)雙調(diào),四十字。上、下片各以七、三、七、三字為句。平韻。 前蜀 張泌 《柳枝》詞即三、七、三字為句,共三十二實字;另在第一、二、四句之下各加和聲(亦稱“ 和歌 ”)“柳枝”,共十二虛字,合為四十四字。參閱 清 萬樹 《詞律》卷一。
(4).詞曲歌唱時的和聲,無義。 宋 朱敦儒 《柳枝》詞:“ 江 南岸(柳枝), 江 北岸(柳枝),折送行人無盡時,恨分離(柳枝)。酒一杯(柳枝),淚雙垂(柳枝),君到 長安 百事違,幾時歸(柳枝)!”
(5).侍姬名。 唐 韓愈 侍姬之名。 宋 陳師道 《后山詩話》:“﹝ 韓愈 ﹞老有二妓,號 絳桃 、 柳枝 ?!?/p>
(6).侍姬名。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蠻 善舞,腰似柳枝, 樊素 善歌《楊柳枝》,因以為兩人的昵稱。 唐 白居易 《別柳枝》詩:“兩枝楊柳小樓中,嫋娜多年伴醉翁。明日放歸歸去后,世間應(yīng)不要春風(fēng)!” 唐 白居易 《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》詩:“往年江外拋 桃葉 ,去歲樓中別 柳枝 ?!弊宰ⅲ骸?樊 蠻 也?!?/p>
白居易名句,楊柳枝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