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雍《秋懷三十六首》:
水寒潭見心,木落山露骨。
始信天無涯,萬里不隔物。
脫衣掛扶桑,引手探月窟。
不負(fù)仁義心,區(qū)區(qū)五十一。
注釋參考
寒潭
寒涼的水潭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》詩:“凄凄陽卉腓,皎皎寒潭絜?!?唐 王勃 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潦水盡而寒潭清,煙光凝而暮山紫。” 許地山 《鬼贊》:“有一次,我獨(dú)自在空山里走,除遠(yuǎn)處寒潭的魚躍出水聲略可聽見以外,其余種種,都被月下的冷露幽閉住?!?/p>
落山
指太陽下山。 瞿秋白 《文藝雜著續(xù)輯·<子夜>和國貨年》:“明明還只是子夜,而居然以為天已經(jīng)大亮了,甚至于太陽又要落山了?!?趙樹理 《套不住的手》:“ 陳秉正 老漢從吃過早飯起程,直走到太陽快落山才到?!?/p>
露骨
露骨 (lùgǔ) 比喻用意十分顯露,語不含蓄,毫無掩飾或假裝的狀態(tài) undisguise; bare-faced;blatant; blunt; open; outspoken 話說得很露骨邵雍名句,秋懷三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