竟夕聽真響,塵心自解紛。
出自唐朝呂溫《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聲詩》
月峰禪室掩,幽磬靜昏氛。思入空門妙,聲從覺路聞。
泠泠滿虛壑,杳杳出寒云。天籟疑難辨,霜鐘誰可分。
偶來游法界,便欲謝人群。竟夕聽真響,塵心自解紛。
注釋參考
竟夕
終夜;通宵。《后漢書·第五倫傳》:“吾子有疾,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。若是者,豈可謂無私乎?” 唐 李群玉 《七月十五夜看月》詩:“竟夕瞻光彩,昂頭把白醪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辭院》:“小弟有許多心事,要為竟夕之談,不知可否?”
聽真
聽得真切?!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七八回:“ 寶玉 道:‘你糊涂,想必沒聽真’”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一○九回:“ 五兒 把臉飛紅,只得含糊道:‘前半夜倒説了幾句,我也沒聽真。什么擔(dān)了虛名,又什么沒打正經(jīng)主意。我也不懂,勸著二爺睡了?!?/p>
塵心
指凡俗之心,名利之念。 唐 白居易 《馮閣老處見與嚴(yán)郎中酬和詩因戲贈(zèng)絕句》:“縱有舊游君莫憶,塵心起即墮人間!” 宋 梅堯臣 《送曇穎上人往廬山》詩:“塵心古難洗,瀑布垂秋虹。”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一一八回:“ 寳玉 聽到這里,又覺塵心一動(dòng),連忙斂神定息,微微的笑道:‘據(jù)你説來,我是有造化的?!?孫犁 《秀露集·文學(xué)和生活的路》:“我紅塵觀念很重,塵心很重?!?/p>
自解
(1).自我辯解;自作解說。《韓非子·難三》:“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,君不知,則有 燕操 、 子罕 、 田常 之賊;知之,則以 管仲 、寺人自解?!薄稘h書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臣 音 當(dāng)先受誅,豈有以自解哉。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總評(píng)》:“忽以奈何問天,天亦不能自解?!?/p>
(2).自求解脫;自行脫落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而不能自解者,物有結(jié)之?!薄妒酚洝敳吡袀鳌罚骸百t能令人戰(zhàn)勝攻取,不能自解於刀鋒,免剝刺之患?!薄逗鬂h書·方術(shù)傳上·許楊》:“ 晨 遂收 楊 下獄,而械輒自解?!薄睹魇贰钔⒑蛡鳌罚骸敖o事、御史交章論 王瓊 罪狀,下詔獄。 瓊 迫,疏訐 延和 以自解?!?/p>
(3).自請(qǐng)解職?!端螘る[逸傳·陶潛》:“親老家貧,起為州祭酒,不堪吏職,少日,自解歸?!?/p>
呂溫名句,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聲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