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旁撾鼓鼓四面,聲勢助勇努眼圓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江鄰幾學士畫鬼拔河篇》:
蒲中古寺壁畫古,晝者隋代展子虔。
分明八鬼拔河戲,中建二旗觀卻前。
東廂四鬼苦用力,索尾拽斷一鬼顛。
西廂四鬼來背挽,雙手搥下抵以肩。
龍頭魚身霹靂使,持鉞植立旗左偏。
拔山夜叉右握斧,各司勝負如爭先。
兩旁撾鼓鼓四面,聲勢助勇努眼圓。
臂梟張拳擊捧首,似與暴謔意態(tài)全。
當正大鬼按膝坐,三鬼帶韣一執(zhí)旃。
操刀擐囊力指督,怒發(fā)上直筋舊纏。
虎尾人身又踣顧,蒺蔾短挺金鎚堅。
高下尊卑二十四,二十四鬼無黃泉。
角雄競強欲何睹,曷不各各還荒埏。
注釋參考
兩旁
兩旁 (liǎngpáng) 兩側 both sides;either side 街道兩旁撾鼓
(1).擊鼓。 唐 岑參 《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》詩:“軍中置酒夜撾鼓,錦筵紅燭月未午?!?清 陳維崧 《水龍吟·江行望秣陵作》詞:“何處廻颿撾鼓,更玉笛數聲哀怨?!?/p>
(2).特指擊登聞鼓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孝宗乾道六年》:“今畿甸之民,州縣一不得其情,則之臺之省,以至撾鼓,必徹而后已。”參見“ 登聞鼓 ”。
四面
四面 (sìmiàn) 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個方面,泛指周圍 all around;on all four sides 四面受敵聲勢
聲勢 (shēngshì) 名聲威望和氣勢 momentum impetus;prestige and influence;spirited atmosphere 造成聲勢 聲勢浩大的場面努眼
努目。《舊唐書·黃巢傳》:“先有謡言云:‘金色蝦蟆爭努眼,翻卻 曹州 天下反?!?前蜀 蔣貽恭 《詠蝦蟆》詩:“坐臥兼行總一般,向人努眼太無端?!?宋 梅堯臣 《和江鄰幾學士畫鬼拔河篇》:“兩旁撾鼓鼓四面,聲勢助勇努眼圓。”
梅堯臣名句,和江鄰幾學士畫鬼拔河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