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無壞,真無壞,無壞無壞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贈駱先生劉石二先生》:
諸公學道,莫學奇怪。
無為無作無賽。
百不歌中四句,偈內(nèi)持戒。
身心木雕泥捏,遇千魔、萬難不采。
常寧耐,常寧耐常耐,寧耐寧耐。
悟徹觀天之道,執(zhí)天行關要,自是交泰。
常處真常常應,常靜常在。
真常真歡真樂,現(xiàn)真如、超越三界。
真無壞,真無壞,無壞無壞。
注釋參考
真無
佛教語,即空無。指事物的虛幻不實。 唐 王昌齡 《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圣僧塔》詩:“真無御化來,借有乘化歸?!?/p>
馬鈺名句,滿庭芳 贈駱先生劉石二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