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編雙輔嗣,禹跡再平當(dāng)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程泰之尚書龍學(xué)挽詞二首》:
廟器圭璋骨,儒林虎豹章。
韋編雙輔嗣,禹跡再平當(dāng)。
月冷談經(jīng)幄,塵昏弄筆床。
西州何處路,溪水咽梅鄉(xiāng)。
注釋參考
韋編
(1).古代用竹簡書寫,用皮繩編綴稱“韋編”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讀《易》,韋編三絶?!焙笠浴绊f編”借指《易》。 唐 楊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每覽韋編,思弘大《易》?!?唐 許渾 《元處士自洛歸宛陵山居》詩:“ 紫霄峯 下絶韋編,舊隱 相如 結(jié)韈前?!弊宰ⅲ骸?元君 舊隱 廬山 學(xué)《易》?!?/p>
(2).泛指古籍。 唐 周弘亮 《除夜書情》詩:“還傷知候客,花景對(duì)韋編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慈訓(xùn)》:“今汝螢火曾親,蠹書堪讀,可將玉管,從事韋編?!?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始點(diǎn)漆於韋編,繼操刀於簡版。”參見“ 韋編三絶 ”。
輔嗣
指 三國 魏 王弼 。 王弼 字 輔嗣 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:“ 王長史 嘆 林公 ;尋微之功,不減 輔嗣 ?!?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支遁別傳》:“ 遁 神心警悟,清識(shí)玄遠(yuǎn),嘗至京師, 王仲祖 稱其造微之功,不異 王弼 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 輔嗣 之兩例, 平叔 之二論,并師心獨(dú)見,鋒穎精密,蓋人倫之英也?!?/p>
禹跡
見“ 禹跡 ”。
亦作“ 禹跡 ”。1.相傳 夏禹 治水,足跡遍于九州,后因稱 中國 的疆城為 禹 跡。語出《書·立政》:“其克詰爾戎兵,以陟 禹 之跡?!?孔 傳:“以升 禹 治水之舊跡?!薄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懊⒚?禹 跡,畫為九州?!?唐 韓愈 《鱷魚文》:“況 禹 跡所揜, 揚(yáng)州 之近地,刺史縣令之所治,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!”
(2).指 夏禹 治水的業(yè)績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宗廟歌》之六:“功參 禹 跡,德贊 堯 門?!?唐 章孝標(biāo) 《上浙東元相》詩:“何言 禹 跡無人繼,萬頃湖田又?jǐn)匦隆!?/p>
平當(dāng)
公平允當(dāng)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以高柔為理曹掾令》:“掾清識(shí)平當(dāng),明于憲典?!薄端螘そ奈墨I(xiàn)王義恭傳》:“開布誠心,厝懷平當(dāng),親禮國士,友接佳流?!薄端鍟す莾x傳》:“ 開皇 初,為侍御史,處法平當(dāng),不為勢(shì)利所回?!?/p>
楊萬里名句,程泰之尚書龍學(xué)挽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